中山商報資訊:
板芙養殖戶陳桂榮注冊商標做強“創綠”品牌
網箱養殖是廣東省中山市以及其他沿海城市漁業發展的方向之一。2004年,板芙養殖戶陳桂榮在西江磨刀門水道投資30萬元,搭建了100個網箱,成立了網箱養殖基地,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摸索,2006 年實現了100萬元的純利潤。日前,陳桂榮剛剛拿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頒發的“創綠”商標,力求做強自身養殖品牌。
投資:瞄準市場不懼風險
海上網箱養殖不占土地,而且大面積的流動水域有助于無公害養殖,不需飼料,上市的魚沒有腥味和泥巴味。這樣的品種肯定受市場歡迎。陳桂榮看準這個市場后,2004年9月,投資30萬元在西江磨刀門水道搭起了100個網箱 (6米長、4米寬、3米深),主養四大家魚。
6月19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江上的網箱呈田字形,一個個網箱就像一個個“魚倉”。據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介紹,與池塘養魚比較,網箱養魚有三方面優勢,首先,網箱養魚成活率高,進箱的都是商品魚,沒什么病害,除了遇上洪澇、凍災,一般不會死魚,成活率達100%;其次,成本低,不需在飼料、地租、水電、漁藥上進行投入,只需對網箱進行初次投入;此外,網箱容量大,每個網箱一批可以放養商品魚約1500公斤,1年可養4批魚,1個網箱1年的產量約4.5噸,100個網箱總產量約450噸,相當于600畝池塘養魚的產量。
暢銷:網箱魚品質好賣相靚
據介紹,陳桂榮網箱魚品質好,賣相靚,很受市場歡迎,回頭客很多。城區的石岐魚興火鍋酒樓、聚華園等4家飯店每天需求量約300公斤,每公斤價格高達38元。東區庫充市場、竹苑市場每天都有陳桂榮的魚產品。僅中山市場的需求量每天超過1000公斤,每日銷往順德、珠海兩地的網箱魚也在1000公斤以上,部分還銷往港澳地區,供不應求。
據陳桂榮介紹,一般的池塘養魚是把魚苗養大成商品魚,而他購進的全部是1公斤以上的商品魚,將商品魚放在江水里養3個月左右,期間不投喂飼料,魚兒會慢慢變瘦,3個月以后商品魚“瘦身”約25%,就成了所謂的“瘦身魚”,肉質結實、爽滑、無腥味、無泥味、無藥殘,達到無公害及綠色食品質量要求。
豐收:百個網箱年進賬百萬
說起網箱養魚的經濟效益,陳桂榮樂了。他介紹,羅非魚購進時每公斤約6元,“瘦身”3個月后可賣到20元,毛利潤每公斤14元,除去網箱初次投入、人工等各類成本,1公斤網箱魚可賺2元以上。按年產量450噸計算,陳桂榮一年的純利潤超100萬元,平均每個網箱1年可進賬1萬元。
陳桂榮表示,為了保護自身品牌、防止假冒,幾個月前他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了商標申請,“創綠”商標剛剛拿到。接下來,陳桂榮計劃在洪水期過后,再增加100個網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