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1年1月11日)近些年來在水產養殖方面引進的新品種中,最多“非議”亦最惹人注目的莫過于美國斑點叉尾鮰了。我區引進養殖叉尾鮰已有10多年的歷史,從初引進時并養殖成功的每公斤22—24元,到1994年之前一段時間的“瘋跌”、“跳樓”,直到1995年以后短時間的“狂漲”,如此大起大落的命運,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去年以來叉尾鮰價格日趨平穩且需求量大,主要是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同時對這條魚的青睞。據養殖專業戶稱,在國內,近日來自四川、貴州等地的車輛直接來塘頭收購這條魚,均活運回當地銷售,統級(0.75公斤以上)塘頭價每公斤11—12元;國外市場方面,該魚不僅在美、加市場熱銷,而且在歐洲等地也有相當的市場。據說國外的鱈魚資源枯竭,滿足不了西方“鬼佬”對“魚扒”的需求,轉而青睞骨少、肉質嫩滑且價錢不貴的叉尾鮰。有資料顯示,美國、歐盟市場年銷售叉尾鮰加工品約為40-50萬噸,而當地只能解決50%左右,其余靠進口。市場需求量的劇增,再一次掀起叉尾鮰的養殖熱潮。筆者最近從沙灣鎮、石樓鎮的叉尾鮰養殖專業戶了解到,目前叉尾鮰的塘頭收購價約為每公斤11—12元,而養殖成本每公斤約7元左右。更可喜的是目前對這條魚的養殖技術水平、培苗技術等已日趨成熟,一般漁農的畝產量可達1500—2500公斤,養殖效益十分可觀。筆者近日接觸的養殖專業戶中,無不對叉尾鮰的養殖前景表示樂觀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