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信息時報資訊:
“這里的人每天忙忙碌碌,除了工作就是睡覺,像潮水一樣每天漲潮每天退潮。”說這番話的小麗兩個月前剛剛加入這個忙忙碌碌的“潮水大軍”。她經營一間非常小的糖水鋪,每天早上七點睡覺,中午1點起來干活,日復一日。當記者問“這樣的生活的有意思嗎”時,她直接回答“沒意思”,不過她淡然告訴記者:“為了讓自己有口飯吃,在這個社會上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這個“潮水大軍”出沒的地方就是廣州的黃沙水產市場。這段時間,關于黃沙水產市場的傳聞不斷,市場內的獨特生活也引起了不少廣州街坊的興趣。而處于關注焦點中的十萬水產從業人員依然故我,每個人都過著自己日復一日如同鐘擺般規律的生活。
入夜后的黃沙比白天更熱鬧,晚上十點過后,才是它真正的黃金時段的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產品匯聚于此,再從這里分批發送到全國各地。在黃沙這個不夜城里,還有著一大群晝伏夜出的人,從作息與常人迥異的十萬從業人員,到半夜12點還專程驅車前來吃宵夜的食客,聯同川流不息的人流、車流、物流,以及周邊全天候不打烊的士多、便利店、快餐店,一起演繹著另一版本的城市故事。

開業25年的黃沙水產市場,目前年交易額已超過70億元。

晚上11點過后,水產品運輸車開出開入、裝貨卸貨的忙碌景象隨處可見。
夜黃沙,晚上11點后進入黃金時段 深夜的沙面漸漸進入夢鄉,而對街卻是一片燈火通明。走進人聲鼎沸的黃沙水產市場,撲面而來的是海鮮特有的腥味,每個檔口前都聚集著一群忙碌的人,上貨下貨的、處理海鮮的、買批發的、買零售的……形形色色的人們各司其職,匆匆忙忙卻有條不紊。黃沙碼頭邊停靠著車牌從粵A、粵B一直到粵W的貨車,間或還有不少掛著桂、贛、湘等牌號的車輛穿插其中,每輛貨車的車廂上都站著監督鮮貨過秤的老板,還有忙著將一箱箱生猛海鮮抬上車的工仔。
晚上十點來到黃沙,剛好趕上這里的晚飯時間,每個攤檔前都有捧著盒飯忙碌的人。見到有人走過,他們還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盒飯,招呼著來往的客人:“過來挑挑看,這里有最新鮮的海產!”這是店家忙碌一天中難得的空隙期,下午三點到七點是專做零售生意的晚市,八點后宵夜時間又開始了,這時還是散客居多,散客喜歡精挑細選,他們就得一直在旁邊好好招待。直到晚上十點左右,這一撥宵夜食客才慢慢散去,他們才有時間坐下來吃個飯,稍事休息。因為不久后,接貨、挑揀、擺貨,他們一日最忙碌的批發生意時段就要來臨了。
晚上十一點,黃沙水產市場的夜生活序幕拉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產品運輸車正忙著開出開入,裝貨卸貨,搬運工們也正忙得大汗淋漓。貨物中既有從北歐經香港轉運而來的三文魚,也有從俄羅斯等地經水路運到的各類遠洋海產品:象拔蚌、扇貝、帶子、淡菜、牡蠣,還有從蘇杭過來的大閘蟹、連云港過來的蝴蝶魚,用檔主的話來說“這里什么都有”,各種海鮮產品都能在這里找到蹤影。
黃沙水產交易市場自1994年7月開業以來,一年比一年興旺,目前年交易額已超過7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市場里的檔主大多是廣東人,主要來自廣州、中山、湛江、潮汕、茂名等地;而顧客來自上海、北京、天津等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