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廣播網資訊: 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大樹灣鎮申請注冊“大樹灣黃河鯉魚”商標6年來,養殖戶的品牌意識有了明顯提高,會員之間互相監督,共同維護自己的產品品牌。鮮魚用傳統老湯烹制,使顧客既吃到物美價廉的鮮魚宴,又領略到農家風情。現在,養魚戶由原來的23戶發展為200戶,魚塘由原來的80畝發展為1500多畝,年產鮮魚50多萬公斤,創產值700余萬元。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養殖技術,增強品牌意識,大樹灣鎮成立了養魚協會,協會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好質量關。他們每年最少要舉辦一期技術培訓班,請自治區、包頭、東勝等地的專家講課,3年來,參加培訓人員千人(次)。為了方便會員,養魚協會聘請了旗水產退休技術員為顧問,每畝放多少魚苗,喂多少飼料,各個季節預防什么疾病都給予具體指導。一旦養魚戶出現問題,協會馬上召集會員召開現場會進行會診。
養魚最怕停水停電,在農田澆水旺季,由于大樹灣澆地、養魚都用黃河水,如果安排不合理,爭電爭水的矛盾時有發生。協會根據實際情況與村委會協商,制訂了合理的用水用電計劃,既保證了農田灌溉,又確保養魚用水,使多年的爭水爭地矛盾得到了妥善解決。
協會還根據各自的養殖特點,規范經營管理,并主動與各管理部門聯系,進行政策、法律咨詢,要求會員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教育會員守法經營,規范管理,照章納稅,使養殖戶走健康發展的道路。養魚協會會長武二才去年9月份去寧夏、甘肅等地考察10多天,回來后及時召集會員介紹外地養魚經驗,討論今后養魚的發展規劃,為進一步擴大再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