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8月30日新聞)據了解,昨日是昆明市首次嘗試借松華壩泄洪水置換草海水體的第一天。昨天一早,大觀河上的蓄水閘門打開后,大觀河水位剛開始下降,河里的魚紛紛浮出水面,就招來一些市民的捕殺。無情的鋼叉射向魚群
昨日上午10點許,天空還下著毛毛細雨,記者聞訊趕到現場時,很遠就看到在大觀河邊有一些人拿著撈兜在河里撈魚,旁邊還有很多人圍觀。記者走到拱橋附近時,見有很多魚浮在河面上,對面的河堤上有七八個人冒著雨彎著腰拿著撈兜和鋼叉,只要一有魚出現,就毫不留情地把鋼叉向魚兒刺去。記者順著大觀河沿路走下去,發現從環西橋至大觀公園門口一段,有很多人拿著鋼叉在捕魚。特別是東陸橋到拱橋附近這段捕魚者較為集中,記者數了一下,僅這一小段河邊就有30多名捕魚者。被他們捉去的大多是鯽魚。
記者看到,不斷有人加入到“捕撈”隊伍中來,連路邊理發店里的理發師也放下手中的活兒,拿起鋼叉去捕魚。在一旁圍觀的張先生說:“早上還不到9點鐘,大觀河水位降得很快,當時雨下得很大,就有幾個人拿著工具出來捕魚,接著人越來越多。”
據了解,這些捕魚者大多是在大觀河邊租房住的外來人口,但也有一些是附近的居民。(畫外音:如此“捕魚”,與哄搶浮財有何區別?)一家3口齊上陣
昨日早上10點10分許,記者走到拱橋附近時,老遠就聽見一個操四川口音的婦女喊道:“那邊有一條大的,趕快去捉。”“哎呀!你這個笨蛋,怎么這么近都叉不著?”記者順著喊聲看去,原來是一家3口在忙著撈魚,妻子正指揮著丈夫,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也在幫爸爸媽媽撿魚。記者在此停留了不到10分鐘,見這家人帶去的一只小桶已經裝滿,這位婦女趕緊叫兒子把魚送回家去再來。
見有人“收獲”這么大,一些圍觀者也不甘心閑著,馬上回家把垃圾筐綁在竹竿上,加入到了“捕魚隊伍”中去。更有甚者,竟利用大觀河上清理垃圾的小船,駕著小船帶著鋼叉到河中捕魚。有人竟鼓勵“神投手”
大約10點40分許,記者走到東陸橋附近時,見有很多圍觀者。記者看到,原來是一個手持鋼叉的中年男子正準備向河中間的一群魚射去。只見那男子手拉著綁在竹竿上的繩子,用力將七八米長綁著鋼叉的竹竿向魚群射去。等他把竹竿拉上來,已有兩條血淋淋的鯽魚叉在鋼叉上。這位“英雄”拿著自己的“戰利品”,得意地向圍觀的市民炫耀。有的圍觀者見這男子一次叉中兩條魚,向這位“英雄”投去羨慕的眼光,有人還給這位“英雄”掌聲以示鼓勵。
這時,記者見幾位老人搖著頭看著這位“英雄”叉上來血淋淋的兩條魚,一邊念叨著“這樣的行為還值得鼓掌,難道就沒人管嗎?”一邊無奈地離開了。(畫外音:向這位老人致敬!)110趕不走捕魚隊伍
大約11點30分左右,一輛110巡警車趕到現場,民警將“捕魚隊伍”趕走后,也離開了現場。但沒過幾分鐘,一些捕魚者見民警走遠了,又拿出工具繼續捕魚。這時,有一些市民實在看不過去,就上前勸阻,卻遭到捕魚者的惡語相向:“你是誰啊?又不是你家的,你管得著嗎?有本事你也來撈!”然后繼續他們的捕殺行動。
中午12點30分許,本報熱線不斷接到讀者反映,在大觀河捕魚的人不但沒減少,反而多了起來,有很多人還用口袋裝了好幾袋呢。
記者下午1點30分再次來到現場時,仍見不少人撈魚,有的人還脫了鞋子下到河里去了。下午兩點左右,記者離開現場時,篆塘公園至環西橋一段,也有人開始撈魚。至晚上7點,本報熱線仍不斷接到讀者反映,撈魚者仍在捕殺魚兒。記者又到大觀河邊查看,發現在鐵路橋附近,有人甚至拉起了漁網,準備更大的捕殺行動,卻仍不見相關部門出面阻止捕殺行為。(畫外音:如此這般,這些水中的精靈都要變成清湯魚了。)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