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清塘關 在魚種放養前必須認真進行池塘清整消毒,樂滅病原菌以提高魚種成活率。其方法是把魚塘池水抽干,挖掉塘底過多、過厚的淤泥,并使塘底曝曬數日,同時清除塘內雜草,整修加固池埂,堵塞漏洞,平整池底,有條件的此項工作應捉早進行。然后在魚種放前lO~15天用藥物清塘消毒,每畝可用生石灰75~100千克或茶籽餅80 千克,最好用生石灰。
二、肥水關 在適宵的水溫和水質范圍內,魚類生長隨水溫上升而增加攝食、生長加快,初春魚池水位應掌握在0.7~0.8米,讓水溫能較快地升高,以充分發揮肥效并使魚類提早丌食。因此,對剛清整過的魚塘待藥性消大后即可進水,肥塘培育水質,每畝施投經過發酵或腐熟糞肥500千克左右,對冬季已放養的池塘應視水質情況適當補施有機肥,或農用氮、磷肥.若發現水質惡化或偏酸性,可加注新水15~20厘來.并每畝潑灑生石灰20~30千克。整個春季追施肥時,應做到早春量大次少,晚春量少次多,保持水色呈褐綠色或油綠色,透叫度保持在30厘米芽有。
三、放養關
1.抓旱放養俗話說“魚種放養莫過春,冬放魚種長—分”,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魚種的黃金季節,因此時氣溫低,水質穩定,值種健壯,鱗片緊密,不易受傷,早放養能提早適應養殖環境,利于開春后早開食和快速生長,但在霜凍、下雪、大霧、大風及低溫雨天不宜投放魚種,一般于晴天中午前后放養為好。
2.抓規格、質量 一是所放魚種質量要優,優質魚種的標準是:魚體色澤鮮叫,規格整齊,大小均勻,放置水桶或盆中游態活潑敏捷,逆水性強,體形正常.背高肉厚,尾部肥壯,眼睛亮麗,鱗片完整,無損傷,跳動有力; 二是所放魚種規格要大,一股要求一齡青、草、鰱魚種休長達15厘米以卜,鯉、鯽、鳊魚達10厘米以上,或投放二齡大規格斤兩魚種,魚種規格大且放養后攝食能力強,成活率高,生長快。
3.抓品種搭配,合理放養密度 根據池塘條件、餌料來源及飼養管理水平,合理確定放養品種與方叟養量。一般水質肥、肥料米源多的池塘以放養濾食性的鰱鳙魚為豐,可占總放養量的50%~60%,搭配放養草魚、鯉魚、鯽魚等,水草資源豐富或有投喂配合飼料能力和條什的池塘則投放以吃食性的草、鳊、鯽為主,可占總放養量的70%~80%,另名特優品種則按相應技術要求搭配放養,以增加效益。具體放養量及品種搭配按上述條件及計劃達到的產量指標而靈活掌握確定。
4.抓魚種消毒 所有魚種在放入池塘時必須尤藥浴,通常用3%食鹽水洗浴1 5分鐘左右,也可用10~20毫克/升高錳酸鉀或10毫克/升漂白粉和8毫克/升硫酸銅合劑溶液浸沈10~20分鐘,以殺滅體表及鰓上的細菌和寄生蟲,藥液每次只能藥浴一批值種,不宜重復使用。魚種藥浴時最好在網箱中進行,避免擦傷魚體,具體藥浴時間視魚種忍受情況靈活掌握。放養時要選抒在魚塘避風向陽處,讓魚緩慢入池白行游入塘內。
四、管理關 魚種放養后,要堅持早晚巡塘,強化管理工作。一是注意投餌喂料,當水溫升到10℃以上時,青、草、鲆、鯽、鳊魚,開始吃食,精飼料按魚體重計算,門投量叮按每100千克魚2~3千克投喂,草料以4小時內吃完為度;二是適時追施肥料,使水色呈褐綠色、油綠色或紅褐色,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如水質過濃,則要加注新水,每次10~15厚米則可; 三是掌握合理的水層,初春魚池水位可在O.7~0.8米,水淺有利于池水較快升湍,有利于充分發揮肥效和增加魚類攝食,促進生長。以后視水質情況逐漸加注新水,每隔半月一次,每次lO~15厘米,至晚春時池水加至正常養魚水位;四是調節水質,若發現水質老化,除及時加注新水外,每隔20天左右每畝潑灑生石狄15~20千克或有針對性地使用一些水質改良劑,改善池水生態環境。
五、防病關春季魚類易患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寄牛蟲及細菌性等魚病,心以于頁防為主,一旦出現魚病,應正確診斷,及時采取針對措施,避免蔓延傳播,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