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吸引人的地方不止是形態各異的外形和獨特的生活習性,啡色、棕色、綠色、藍色、紅色、菊黃色、乳白色等等絢麗多彩的色澤也是它們吸引人的目光焦點之一。而珊瑚的體色取決于體內的寄生植物--單細胞蟲黃藻,這種以寄宿方式生存的藻類,我們稱之為“共生藻”。 談到珊瑚的共生藻,我們不得不提及珊瑚的捕食方式。珊瑚是一種奇特的動物,它雖然是無脊椎生物卻不能移動,只能在原地守株待兔地用它們短小的觸須捕獵隨水流漂浮而來的浮游生物、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殘渣等等為食物,卻遠遠不能滿足自身發育生長的需求。寄生在珊瑚體內的共生藻憑借光照、二氧化碳等物質以及珊瑚體表在水中滲透吸收的所有可能物質(包括:氨基乙酸、氨基丙酸、白胺酸等氨基酸和硝酸鹽)就可以提供充足的養分給珊瑚。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能將珊瑚體內積聚的廢物進行分解處理。所以,共生藻的作用對珊瑚的生長存貨是極其重要的。 當水溫到達28℃的時侯,珊瑚會停止攝食活動和發育生長,并開始發生體色發白的異常現象,導致珊瑚白化現象的原因就是珊瑚體內的共生藻難耐高溫而死亡,一旦珊瑚得不到共生藻所提供的養分的情況下亦慢慢開始走向死亡。當水溫30℃的時侯絕大多數石質珊瑚開始發黑,肉質軟珊瑚則會從原本棲附的巖礁上脫落溶解,珊瑚真正地開始死亡……并不是所有出現白化現象、共生藻死亡的珊瑚就會立即死亡,在特定的條件下,當新的共生藻開始在珊瑚體內生長成熟時,珊瑚也就會慢慢恢復。不幸的是,這種自然恢復的狀況出現在我們以水族箱方式養殖珊瑚的情況下的機率微乎極微。 雖然導致珊瑚死亡的原因還有很多,但是因共生藻死亡以致珊瑚白化死亡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為了能夠使珊瑚正常生長,并非是靠平時經常添加珊瑚的人工餌料來供珊瑚吸收生長(有事實證明,過量的餌料造成的水質危害也是導致珊瑚死亡的原因之一,本篇暫不作評述)。卻是在控制水質的同時,重視共生藻的生存條件,控制好適合的水溫,并且提供充足的照明光線以及水質中所含的鐵質、二氧化碳等含量。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