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虹鱒是冷水性魚類,由于南方的氣候特點,虹鱒適宜小規模養殖,孵化也適宜小規模進行。筆者近幾年來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每年孵化3萬~5萬尾虹鱒苗種供本地養殖,方便了小規模養殖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一、孵化池的條件
虹鱒的孵化,南方一般在1月中旬~4月中旬進行,在孵化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在卵上,昕以孵化池要建在室內。
1.孵化池 孵化池大都是用磚砌成的水泥池,為便于管理,長度一般在3米,寬1米、高O.35米。網周及底部用水泥漿抹面,底部坡度為1%,池底低的一端設有排水口,并安裝有排水閥。如果條件許可,最好建一個儲水池,根據當地情況儲水池可大可小,最好是孵化池水量的3倍,以備在停水時換水和曝氣之用。
2.水源 水源采用家用自來水,保讓水質澄清,無污染和雜質,水溫8~18℃,水體溶氧量7毫克/升,PH值為6.8左右。
3.小型增氧機 為保證孵化過程中水的含氧量,在整個孵化過程中都必須開啟增氧機,小型增氧機采用家庭養殖觀賞魚用的小型增氧機,功率20~30瓦。
4.清池 孵化30天前必須把水池建好,然后用清水浸泡25天,每隔8天換水一次,保證水池中堿性消失。
二、虹鱒魚卵孵化
每年的1月中旬~4月中旬足南方的最佳虹鱒孵化季節.水池準備好后就可購進虹鱒發眼卵進行孵化,虹鱒發眼卵卵殼較硬,對外界環境的刺激反應較穩定,可進行長途運輸,由于所需魚卵較少,故采用不帶水的盒式運輸法。水池在魚卵購回的前一天加水,水深O.15米。卵的孵化密度在每半方米1.5萬粒左右。如果水池太大。魚卵少,可用磚把水池隔開,上面鋪一層塑料薄膜.再注入水,以便管理。購回的發眼卵經除去死卵過數舌,用5%的食鹽水浸泡20分鐘,再把魚卵均勻地鋪在池底.開啟增氧機。
三、孵化管理
1.水中溶氧是孵化成敗的關鍵,在整個孵化過程中,必須保證氧氣充足。增氧機要隨時升啟,最好還有一臺增氧機和一臺12的直流氣泵備用。
2.隨時注意觀察魚卵的發育情況,要及時把死卵撿除,何隔2~3天用5%的食鹽水消毒一次,以防水毒病的發生。魚卵開始脫膜后停止消毒。
3.孵化期間要保持水質清新,每天要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2~2/3,如果沒有儲水池的,每天換水兩次,每次換l/3。住脫膜期每天換水三次,每次換水1/3。每天上下午各測量一次水溫,如果水溫超過18℃,要增加換水次數和換水量。 ·
4.經過幾天的孵化,魚卵開始脫膜(時問長短根據存購買地孵化時間長短有所不同),當水溫存9℃時要5天左右時間完成脫膜,剛孵出帶卵黃的黃色半透明仔魚不會游泳,伏臥于池底,并且有集群現象,這時要根據情況逐步擴大面積,把中間的隔磚逐步向后移,最后拆除。水也要逐步加深至O.3米左右。
5.住出膜期和出膜后,每人都有一些死苗,要及時清除,以保持水質的清新,水溫在9~10℃時經15天左右,仔魚體色逐步轉深變為黑包,游泳能力也逐步變強,成為上浮稚魚。
6.稚魚上浮游泳超過一半后,開始少量投喂,飼料采用含蛋白質40%的全價魚料粉碎。每天喂4次,投餌不能過快,每玖要存20分鐘以上,投餌數量根據魚的吃食情況而定。經過10天的飼養,魚體體長到3厘米,身體長出花紋,可以自由游泳,孵化上怍結束,魚苗可出售或移出室外飼養。
四、問題與討論
1.我地區地處南方,當地條件不適宜培臺虹鱒親魚,但在山區還是有一定數量的水域適合虹鱒的養殖,在本地,小規模孵化具有投資少、技術要求不高的特點,適合本地養殖。
2.由于虹鱒魚卵必須從外地購買,而且數量少, 一般是委托對方運輸,因此對親魚的體質、魚卵的質量沒有把握。岡而我們要多了解對方,要到有質量保證、講信譽的場所購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