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在魚病防治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09/8/4 16:47:41 來源:甲魚網 編輯:楊永權
我來說兩句(0)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食鹽,由于其來源廣,且在魚病防治上具有使用簡便、效果較好的特點,因此,在養魚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一、 消毒防病作用
1.投放魚種時,將魚種放入濃度為5%的食鹽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可起到消毒作用,并可防治或減輕魚種在拉網或運輸過程中造成的傷口感染。
2.用濃度為5%的食鹽水浸洗魚巢1小時,可以滅菌消毒。
二、防治細菌性魚病
1.在魚種培育過程中,每1/15公頃(1畝)水面(水深1米)用食鹽5~6千克,加水溶化后全池均勻潑灑,可治療魚種白頭白嘴病。
2.用濃度為10%的食鹽水擦洗病魚患部,或把病魚放入濃度為2.5%的食鹽水中浸洗15~20分鐘,然后移到清水中養數天,可治療赤皮病。
3.用濃度為2.2%的食鹽水與濃度為3%的小蘇打液混合,浸洗病魚10分鐘,可治立鱗病。
4.在草、青魚腸炎流行季節,每50千克魚用大蒜頭250克,鹽100克,搗碎、研磨,與面粉糊拌勻,連喂4天,起防病作用。每50千克魚用食鹽500克和大蒜500克,搗爛后拌飼,連喂6天,起治療作用。對出血病也有一定效果。
5.濃度為5毫克/千克的食鹽水與1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液混用,全池遍灑,可治療魚的赤皮病和爛鰓病。食鹽還有加速病灶愈合,提高療效的作用。
6.在500千克飼料中加入500克大蒜素制成的藥餌里,再加入3%的食鹽,3天為1個療程,對治療腸炎病效果更佳。
7.用樟樹枝3千克左右煎汁,加食鹽50~100克,拌入1千克飼料中喂魚,連用4天,可治魚類腸炎病。
8.用濃度為1%的食鹽水,另加米醋數滴,浸洗魚體,可治療白皮病。
三、防治真菌病
1.用濃度為3%~5%的食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可治水霉病。
2.用濃度為5%的食鹽水浸洗鯉、鯽魚卵,每日1次,每次15分鐘,可防治魚卵水霉病。
四、防治寄生蟲病
1.用濃度為4%的食鹽水溶液浸洗魚體5~30分鐘(視魚體反應而定),可防治隱鞭蟲、口絲蟲、斜管蟲、舌杯蟲、魚波豆蟲、車輪蟲等寄生蟲病。
2.先用濃度為3%的食鹽水潑灑,再用濃度為5克/立方米的硫酸銅溶液浸洗鯉魚種20分鐘,對治療鯉魚小瓜蟲病有明顯效果。
3.用濃度為3%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再用5毫克/千克的90%晶體敵百蟲溶液浸泡10分鐘,可治療野鯉碘泡蟲病。
4.每50千克水加食鹽1.75千克,硫酸鎂0.75千克,浸洗魚體5~10分鐘,可治小瓜蟲病。
五、防治其他病害及保健作用
1.若環道魚苗發生氣泡病,可在每立方米水體中加入250~500克食鹽,并停止流水15分鐘,4小時后再施1次,連施3次,即可治愈。
2.每1/15公頃(水深1米)水面用食鹽5~10千克,黃泥5千克,對水和成稀泥,在魚泛塘或剛開始出現泛塘時,全池均勻潑灑,可防止泛塘或減輕泛塘程度。
3.用濃度為2.5%的食鹽水浸洗魚體30分鐘,可治魚體表蛭病。
4.在配制魚的顆粒飼料時,一般都加0.5%~1.0%的食鹽,以起到補充營養和預防魚病的作用。
5.秋后投飼,添加飼料量3%的食鹽,對水后浸泡飼料,可提高草魚種越冬成活率。
6.夏季水溫高,加入水量0.5%~0.7%的食鹽,可提高苗種運輸成活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