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建日報資訊: “縣里重視紫菜養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我們發展生產的信心更足了!”7月24日,參加霞浦縣一年一度“紫菜養殖技術培訓暨紫菜秋季采苗技術座談會”的三沙鎮養殖戶吳在友走出會場時高興地說。
近年來,霞浦縣加大紫菜、海帶產業扶持力度,從養殖技術、品種推廣、精深加工、規范生產等方面,做大做強這一全縣農業經濟傳統主打產品。長期以來,霞浦縣紫菜養殖主要采用灘涂干露式(臺架式)方法,養殖場地受灘涂限制,難以大面積發展,且產量低、質量差,養殖面積長期停滯在2萬畝左右。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進懸浮式養殖新技術后,紫菜養殖從灘涂向淺海區域發展,養殖面積不斷增加。2008年全縣紫菜養殖面積達5.2萬畝,產量1萬多噸,產值3.7億元。
從2004年開始,霞浦縣先后引進了具有生長快、產量高、藻體薄、抗高溫、抗病力強的壇紫菜優良品系“申福1號”、“申福2號”、“閩豐2號”新品系和改良“申福1號、2號、3號”等系列品系。 與傳統壇紫菜苗種相比,新品系苗種每畝可增產15%左右。全縣累計示范養殖面積5600多畝,今年推廣養殖面積可達3700多畝。同時,霞浦縣還引進紫菜精深加工生產線,發展烤干圓餅菜,擺脫了過去紫菜加工以日曬大餅菜為主,加工受氣候影響等問題。目前,全縣共有紫菜加工廠(場)76家,其中,精深加工廠7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