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資訊:
8月7日一早 ,即墨市田橫鎮漁民老劉給即墨市泰山一路一家酒店送來一條“怪魚”。記者看到,這條魚頭和身子合為一體,一個不規則的菱形,后面還拖著一條1.6米長的細尾巴,酷似一個大風箏。老劉說 ,6日晚上他和雇工在海上花了半個小時釣上了這條“風箏魚”。
酒店門口擺著“風箏魚”
8月7日上午8時許,記者聞訊趕到酒店門口時,只見工作人員正圍著這條魚嘖嘖稱奇,不少路人也好奇地停下腳步觀看。隨后工作人員開始對這條魚進行清洗,不一會就從魚嘴里取出一個大號魚鉤。乍一看這條魚就像個大蒲扇,頭和身子合為一體,兩個眼睛在正面,嘴巴長在反面。大魚的頭頂部分突兀,像一個圓錐體,尾部還有兩個寬大的短鰭。
最奇怪的是,兩個短鰭之間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最細的部分像鼠標線,最粗的部位也就比筷子粗一點。工作人員將它抬到電子秤上稱重發現,這條魚重達86斤。經測量,這條魚身長1.4米,寬1.2米,尾巴長1.6米,看上去酷似一個大風箏 。另外,它的身體邊緣很薄,中間部位卻厚達10厘米。
酒店廚師長姜先生告訴記者,這條大魚是田橫鎮的漁民老劉一早從海邊開車送來的。老劉把大魚送到酒店時,姜先生因為從來沒有看到這樣的魚,隨即打電話跟老板商量,最終花 500元錢買下了這條魚。
隨后,記者帶著這條怪魚的照片,到即墨市水產批發市場走訪了多名漁民和魚販,大家都不認識這條怪魚。
海里“放風箏”釣上怪魚
記者根據酒店提供的線索,找到了漁民兼漁販老劉。他介紹說,6日傍晚,他和幾名雇工駕駛著漁船出海釣魚。當晚8時許,他們在距離田橫島10海里遠的海域漂泊作業時,發現有魚咬鉤。隨后,他們發現魚線被拽得很緊,大家分析是一條大魚上了鉤。他們收線時,水下的大魚極力掙扎,他們便隨著大魚的游動方向,不斷收線放線,就像放風箏一樣。
老劉說 ,一直和這條大魚搏斗了半個小時,這條大魚才筋疲力盡。發現大魚已沒有力氣掙扎,他們趕緊收線把大魚提到了船上。看到這條大魚樣子很奇怪,像一個大風箏,他和雇工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見過別人在天上放風箏,沒想到我們竟在海里放了這么長時間的‘風箏‘”,老劉表示,盡管釣上這條魚挺累,但以500元的價格賣出去讓自己感到很值得。
尾部長刺毒性很強
8月7日下午,記者把這條“風箏魚”的照片傳給了黃海水產研究所的程濟生老教授,他經過仔細研究后表示,這是一條赤魟魚,前些年在黃海并不少見,但已有的記錄顯示,赤魟魚最大體重是30斤,這么重的赤魟魚還從沒發現過。程教授提醒說,赤魟魚尾巴前半部分有一根刺,這根刺的毒性很強。在捕撈過程中萬一被這根刺刺中,就會出現中毒癥狀,但這根刺有藥用價值,而且該魚味道鮮美,市民可放心食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