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日報資訊:
![]() |
這可是比最早的人類還要早數千萬年的南方波魚,可別當山坑魚吃了 |
東莞清溪發現了活化石——南方波魚!記者昨日從市水產研究所獲悉,該所魚類資源調查工作組在清溪鎮碟場村的一條小河中發現了有一定種群數量的南方波魚。該魚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比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要早數千萬年。
山間小河中發現南方波魚
東莞市水產研究所魚類資源調查工作組承擔了魚類調查課題,對我市所有魚類資源進行搜索、調查。在清溪碟場村的一條小河中,工作組發現了出現于老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至距今2300萬年)的南方波魚。
工作組成員一李姓專家參與了發現過程。該專家說,約在一個星期前,工作組像往常一樣,在清溪碟場村調查魚類資源。調查地點所在的小河,其實是一條山溪,源頭是銀屏水,溪水沿著銀屏山脈順流而下。離發現南方波魚不遠處,有一個山溪水游泳池。山溪周邊散布著一些農莊。
在搜索中,工作組發現一些從未在東莞水域中出現過的小魚,魚身有一條黑色的縱帶。該專家說,“當時,我們懷疑這些小魚就是南方波魚。大家都很興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來,工作組經過研究、鑒定,發現這些小魚就是南方波魚。
市水產研究所表示,這是東莞水域首次發現南方波魚。此魚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及保育價值。
南方波魚比人類祖先還早
“南方波魚隸屬鯉科魚丹(魚丹是一個字)亞科,為鯉科原始魚類,且為科內的代表種之一,出現于老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至距今2300萬年),比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要早數千萬年。”該專家介紹南方波魚的特征:魚體長而側扁;頭短小而尖突。而其最明顯的特征是在體側有一條黑色的縱帶,前半段較淺而窄,后半段較深而寬。
據悉,南方波魚的分布范圍比較狹窄。此前在廣東有記錄的地區僅為連江、滃江、增江及流溪河等地。此次清溪鎮南方波魚的發現,不僅擴大了其分布的區域,而且是在東莞水域首次發現。
“南方波魚現身東莞,說明周圍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該專家說,調查組還在小河里發現了馬口魚、寬鰭鱲、中華花鰍及越鲇等魚類,這些魚對水質的要求都很高。
市民要“口下留魚”
“發現南方波魚,對我們研究以前的歷史,很有幫助。”該專家提醒市民說,雖然南方波魚沒有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但是,該魚類畢竟屬于稀有魚類,希望市民“口下留情”。
據了解,南方波魚很可能會被當作山坑魚吃掉。在外地,就發生過把南方波魚電死后撈上來曬作魚干吃掉的事情。
■小知識
南方波魚
小型魚類,常見體長100mm以下。體長,側扁;頭短小,尖突;口裂向上傾斜,下頜前端稍外突,且有一突起與上頜凹陷對相嵌;無須;側線明顯彎向腹方,位于體下側。生活在溪流、水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