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新聞網資訊:
![]() |
為保留證據,肖先生將死魚放到冰庫冷藏 |
“營銷代表將賣給我的魚藥撒入魚塘后,魚塘內的魚便大量死亡,造成損失近百萬元。”14日晚,南平市民肖先生撥打熱線電話稱。15日上午,記者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7人花4天打撈死魚
肖先生是南平市延平區人,4年前,他在爐下鎮洋洧村316國道邊承包了3口共近100畝的魚塘養魚,主要靠借貸投入幾十萬元。兩年前,他購買并放養了數萬尾鰱魚、鯉魚和鯽魚等魚苗。
“本想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養魚、建農家樂,供人垂釣,哪料遭此‘劫難’。”肖先生說。
記者一走到肖先生的魚塘,就聞到陣陣惡臭。1號和3號魚塘邊,堆滿了死魚骨頭,成群的蒼蠅嗡嗡亂飛。
60多歲的工人王開發有多年養魚經驗,他目睹了8月5日魚塘里的魚死亡的過程。“當天凌晨5時許,我起身到3號魚塘旁上廁所,發現魚塘內有十幾尾魚翻白肚。”王開發說,他立即與肖先生聯系,同時開始打撈死魚。“我不停地打撈死魚,但大量的魚還是在幾小時內接連死去。”
“兩口共40多畝魚塘的水面上,到處漂著各種死魚,粗略統計有近5萬尾,5萬多公斤。”王開發說,8月5日至8日,他們7個人足足撈了4天才撈完,心疼不已。”
疑與投放藥品有關
眼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了兩年多、馬上就要上市的魚打了水漂,肖先生趕忙向轄區內的公安、工商等部門求助。當天,延平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爐下派出所立即組織民警前來查看。剛開始,民警還以為是投毒,聽到肖先生介紹后,才知道這與投毒并沒有關系。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面積的死魚呢?肖先生推斷說,這與一家經銷商上門推銷的藥品有關。
今年6月,湖南長沙某生物科技研究所南平營銷代表吳某找到肖先生,推銷養魚所需要的藥品,肖先生留下了他的聯系方式。
7月31日,肖先生發現自家魚塘出現個別魚有病的跡象后,便聯系吳某,告知其情況。當晚22時44分許,吳某給肖先生發了一條短信:“魚血快治、肝膽寧各一包拌料40斤,早晚各一次,連服三天;暴血停一瓶加萊康兩包,每天各用一次。”
8月1日上午,吳某便叫運輸人員將萊康50包,魚血快治、肝膽寧各15包,暴血停30包,合計價值600元的藥品送到肖先生的魚塘。因吳某未到場,肖先生對藥品的性能及用量情況不明,不敢擅自投藥,便將藥品放置養魚場。
4日下午,吳某在未征得肖先生同意的情況下,到肖先生的養魚場,將肖先生放在養魚場的4種藥拿來攪拌,然后撒入1號魚塘。第二天魚塘內的魚就大量死亡。因為1號魚塘和3號魚塘的水是相通的,所以3號魚塘也出現大量死魚,而2號魚塘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養魚人展開維權行動
養魚場工人王開發拿出當天使用后剩下的藥品,記者看到,這是湖南長沙某生物研究所研究生產的“魚血快治”和“肝膽寧”,包裝袋上寫著:主治魚類暴發性、敗血性及不明原因的各類出血病和魚類肝膽綜合癥等。
“事故發生后,我馬上打電話給吳代表,他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到魚塘,承認了未經過我的同意,擅自向魚塘撒藥的事實,并將此情況通過電話向該生物科技研究所通報。”肖先生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后,他多次打電話給研究所,剛開始時還有人接電話,到后面電話就沒人接了。
目前,工商部門已將剩余藥品進行暫扣,公安機關已經聯系了相關技術部門,對投放的魚藥以及魚塘水樣進行了采集,用于進一步的檢測認定。
面對該生物科技研究所的不理睬,肖先生正準備通過法律途徑向法院提起訴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藥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