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2年12月20日)由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承擔的"紅螯螯蝦、淡水黑鯛的引進及養殖技術研究"項目,經過歷時4年的研究終于獲得成功。日前,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等8個單位的專家匯集濟南,對該項目進行了評審鑒定,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淡水黑鯛營養需求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紅螯螯蝦、淡水黑鯛是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于4年前從澳大利亞引進的,幾年來科研人員分別對其生物學特性、人工繁殖、苗種培育、養成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真實可靠的實驗數據。2002年繁育紅螯螯蝦58萬尾,淡水黑鯛180萬尾,貯備親蝦5000多只,親魚600多尾,其中引進淡水黑鯛的繁育成功,在國內尚屬首創。
紅螯螯蝦屬甲殼綱,十足目,長尾亞目,擬河蝦科,是我國新引進的大型蝦類之一,具有個頭大、食性廣、生長快、肉味鮮美、可食率高、適應性強等特點,一般個體可達500克,是一種極具推廣價值的優良品種。淡水黑鯛屬鱸形目,鯛科,是世界上少有的淡水鯛科魚類,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繼羅非魚后向世界推廣的優良品種之一。該魚食性廣、繁殖力強、味道美、生長速度快,一般養殖4個月可達250克左右,當年苗種可長到400克。
據悉,今年兩個品種的苗種在全國十個省市推廣后,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深受養殖戶的歡迎。預計今后幾年,紅螯螯蝦、淡水黑鯛將在全國大部分適養地區推廣,人們的餐桌上又將增加新的美味佳肴。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