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資訊:
●為了“圍剿”福壽螺,水產站將采取人工捕殺、生物防治、藥物防治三種辦法
●生吃或半生吃福壽螺,人體容易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人體一旦感染,輕的可能只有一段時間皮膚感覺異常和輕度的頭痛以及低熱等,大約3到5天癥狀就會消失;重的可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面部神經癱瘓、頸部僵硬等癥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河堤上、荷葉上布滿爛草莓一樣的怪東西……26日早晨,當什邡市民陳先生晨練途徑竹溪廣場時,眼前奇怪的景象著實把他嚇了一跳,陳先生隨即撥打新聞熱線報料。
內河福壽螺肆虐
記者聞訊后立即趕往竹溪廣場,只見內河的堤岸上、橋墩上、荷葉莖上,密密麻麻掛滿一坨坨類似爛草莓形狀的不規則團狀物,有些顏色還很鮮艷,有些已經開始變淡。
當日,河邊有不少市民在垂釣。一位釣友告訴記者,這種奇怪的現象已有一段時間了,那些“爛草莓”應該是某種水生生物產的卵。正在記者觀察時,一名身著環衛制服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下到河里,好像在撈什么東西。
記者上前詢問,得知他們是什邡市水產站和環衛所的工作人員,他們也是為“爛草莓”而來。水產站王站長告訴記者,那一坨坨類似爛草莓形狀的不規則團狀物其實就是福壽螺產的卵。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是一種嚴重破壞水生農作物生長的有害生物,它還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相關部門聯合“剿螺”
原來,什邡市水產站已于近日得知此情況,并通過現場察看,發現有福壽螺正在內河產卵繁殖。水產站王站長告訴記者,由于福壽螺在什邡出現尚屬首次,為將危害降到最低,什邡市水產站在當天上午聯合環衛所等相關單位對竹溪廣場內河中的福壽螺采取相關防治措施。
說話間,在水中作業的環衛工人打撈上來不少螺卵(上圖),幾只鴨蛋般大小的成年福壽螺出現在記者眼前。“你看,這只大的是雌螺,旁邊稍微小點的是雄螺,它們正在交配。”王站長告訴記者。記者注意到,福壽螺的外形跟常見的田螺比較接近,但殼要稍大些,第一螺層比田螺大而且扁,而卵則為淺紅色。
王主任還告訴記者,為了“圍剿”福壽螺,他們將“三管齊下”,采取人工捕殺、生物防治、藥物防治三種辦法。“現在我們主要通過人工捕殺的方式進行防治,因為藥物防治可能會危害其他水生動植物,破壞生態環境。而利用青魚、鴨鵝等螺類天敵防治福壽螺的辦法適合農村地區,而在城市內河這種開放性水域不便管理。”
生吃福壽螺 可感染腦膜炎
據王站長介紹,福壽螺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繁殖率高,擴散快。福壽螺作為一種食物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國內,由于該螺食味不佳,加上盲目引進和管理不善,擴散到田間、河道,成為危害水稻、水生植物的惡性水生動物,是國家環保總局2003年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之一。
記者隨后從什邡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之一,在生吃或半生吃福壽螺時,人體容易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廣州管圓線蟲病是食源性寄生蟲病的一種,又名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人體一旦感染這種病,輕的可能只有一段時間的皮膚感覺異常和輕度的頭痛以及低熱等,大約3到5天癥狀就會消失;重的可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面部神經癱瘓、頸部僵硬等癥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記者在此提醒廣大市民,特別是喜歡光顧“夜啤酒”的好吃嘴,不要食用生鮮或未經徹底加熱的螺、魚、蝦、蟹等水產品,近期有生食史的人如有頭疼等癥狀應盡快到醫院檢查。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