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EM,也稱有效微生物,是日本學者比嘉照夫教授等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新型復合微生物菌劑,該菌種由光合細菌、放線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個屬80多種微生物復合而成,能有效改良生態環境,提高動、植物的成活率,不含任何有害化學物質,無毒副作用,不污染環境,因而被廣泛應用于農業和環保方面,效果顯著。對于EM在羅非魚養殖上的應用,目前尚無專門研究,本試驗首次將EM作為水質凈化劑和飼料添加劑,使用于奧尼羅非魚魚苗培育中,以期解決奧尼羅非魚魚苗培育水質、養殖成活率及生長等關鍵問題。
奧尼羅非魚是奧利亞羅非魚(♂)和尼羅羅非魚(♀)的雜交子一代,是目前羅非魚養殖的主要養殖品種。但由于奧尼羅非魚是種間雜交的后代,其單位產苗數量少,每組親本(500 g以上)每次產苗為500-800尾,比其它羅非魚低4-5倍,而且雜交繁育的奧尼羅非魚苗對養殖水質和飼料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成活率為50%-70%,大大增加了魚苗的生產成本。本試驗以EM作為水質凈化劑和飼料添加劑,研究EM對奧尼羅非魚魚苗培育的成活率、生長和疾病的影響,為奧尼羅非魚的養殖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材料 1)EM來源 湖南岳陽市豐浩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產品為液體原液,1 kg的塑料瓶包裝,EM菌種數量為2千萬個/ml。
2)供試魚 試驗用魚是廣西水產研究所羅非魚良種場提供的奧尼羅非魚魚苗,平均體長為1.176 cm,平均體重為0.055 g,魚苗檢測健康。
3)餌料來源 試驗餌料由廣西水產研究所飼料廠生產的羅非魚專用飼料粉碎后與廣東省順德市錦豐飼料廠生產的金鳳牌鰻魚料以3:2混合使用。
4)試驗條件 ①培育池:魚苗培育池12個,規格為4×1.7 m,單池面積6.8 m2,水深1.0 m,裝有供、排水管道,池底鋪砌白色瓷片。②配套設施:培育池全部在保溫塑料大棚內,用黑色遮光布蓋棚,陽光不直接照射。③養殖用水:取自廣西水產研究所中試基地的溫泉蓄水池,透明度大于100 cm,水質指標符合漁業養殖用水標準,用水全部使用200目網片過濾。
5)試驗地點 廣西水產研究所羅非魚良種場。
2、方法 1)試驗分組及投苗情況:試驗分A、B兩組,其中A組以EM作為水質凈化劑,按0 ×10-6、1.0 ×10-6、2.0×10-6、3.0×10-6四個濃度梯度進行水體處理;B組以EM作為飼料添加劑,分別按投喂餌料總重的0%、1.0%、2.0%、3.0%添加EM原液;每組試驗水池4個,其中每組的1#池作為對照池(CK)。每水池放養試驗魚苗400尾。(試驗分組情況如表1)
2)EM的使用方法 EM使用前,在EM原液中添加2%的糖蜜對EM菌種進行激活10-12 h。EM作為水質凈化劑時,在魚苗投放后即投放菌液,以原液稀釋100倍后全池潑灑,以后每隔1周再投放一次,直到試驗結束。EM作為飼料添加劑時,按每周預計總投喂量的2倍配制試驗餌料,配制時使用激活的EM原液稀釋10-20倍后和飼料攪拌均勻裝入塑料袋中,保持濕度為80%,排出袋中空氣,壓緊密封,放置陰涼處發酵7 d后使用;每次取料后重新密封,每批發酵的餌料最多使用7 d。試驗時間共40 d,期間禁止使用任何水體消毒劑和抗生素等藥物。
3)試驗管理 水質管理:試驗期間各培育池保持水深70 cm,每天換注新鮮水5 cm,直至試驗結束。
投喂管理:試驗餌料制成團狀,直徑2 cm為宜;每試驗池安裝餌料臺1個;餌料每天投喂4次,時間分別為8:00、13:00、18:00、23:00,投喂量以投喂后1 h內攝食完為宜。
4)數據測定及記錄 試驗開始及結束時對各池試驗魚群測定總重,并隨機取樣30~40尾,測定其體長、體重;每天記錄餌料投喂量;在試驗以后每隔10 d,使用北京大學生產的化學測試盒對各池的pH、NO--N、NH4+-N、DO、COD等水化及物理因子指標進行測定;每天檢查魚苗的發病、死亡等情況,并對發病嚴重的病魚進行體表及內臟的鏡檢,確定其發病原因。
二、結果與分析
1、EM對成活率的影響:使用EM原液作為水質凈化劑,1.0 ×10-6、2.0×10-6、3.0×10-6 EM濃度試驗組成活率分別是99.25%、99.50%、99.00%,組間未有明顯差異,而與對照組(88.25%)相比,其成活率分別提高了12.46%、12.75%、12.18%。顯然水體通過EM的改良對魚苗放養的成活率有明顯的提高。
由表2的結果看,使用EM原液作為飼料添加劑,1.0%、2.0%、3.0%濃度試驗組成活率分別為96.5%、96.0%、97.5%,而對照組相成活率為93.0%,各組間差異不明顯。
關于EM如何對魚苗的成活率產生影響,我們認為:一是EM加強了水體的凈化作用,減少了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和病原對魚體的侵害,從而提高了養殖成活率;二是EM對魚體的受傷部位(如水霉病)有修復愈合作用,其作用原理有待進一步探討;三是EM菌種是魚苗的優質開口餌料生物,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能有效提高魚苗養殖的成活率。對于其如何發生作用,尚需作進一步研究。從表2的結果表明,使用1.0×10-6以上EM進行水體處理,能明顯提高試驗魚的養殖成活率。
2、EM對生長的影響:使用EM原液作為水體凈化劑,試驗組體重和體長的日均凈增量均高于對照組,其中1.0×10-6、2.0×10-6、3.0×10-6試驗組體重日均凈增量分別為0.045 g、0.050 g、0.050 g,分別比對照組(0.032g)提高了40.63%、56.25%、56.25%,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明顯;試驗組體長日均凈增量分別為0.051 cm、0.067 cm、0.065 cm,分別比對照組(0.037 g)提高了37.84%、81.08%、75.68%,組間差異明顯。以上試驗結果表明以2.0×10-6濃度EM原液進行養殖水體處理,奧尼羅非魚生長效果最好。
使用EM原液作為飼料添加劑,試驗組體重和體長的日均凈增量均高于對照組,其中1.0%、2.0%、3.0%試驗組體重日均凈增量分別為0.037 g、0.041 g、0.037 g,分別比對照組(0.033 g)提高了12.12%、24.24%、12.12%,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明顯;試驗組體長日均凈增量分別為0.043 cm、0.048 cm、0.044 cm,分別比對照組(0.038 cm)提高了13.16%、26.31%、15.79%,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明顯。以上試驗結果表明以添加2.0%濃度EM原液進行投喂,奧尼羅非魚生長效果最好。
結果表明,使用EM對奧尼羅非魚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原因是,一方面,EM菌種的加入可降低水體的BOD,降解有機物質,具有凈化水體的作用,從而改善了水體的質量,為奧尼羅非魚的生長創造了較好的環境,間接促進羅非魚的生長,正如上述成活率的結果中EM的作用體現一樣;另一方面,EM可直接對人工配合飼料的營養物質進行分解,提高了營養物質在魚體消化道中的吸收作用,從而促進了奧尼羅非魚的生長;此外,EM菌種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60%以上,內含有多種氨基酸,富含生理活性物質和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這些物質可顯著地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
3、EM對飼料系數的影響 相對對照組而言,無論水體或飼料中使用EM,奧尼羅非魚的飼料系數都明顯下降。其中使用EM原液作為水體凈化劑試驗中,1.0×10-6、2.0 ×10-6、3.0×10-6濃度試驗組飼料系數分別為0.69、0.62、0.62,比對照組(0.91)分別降低了24.18%、31.87%、31.87%;使用EM原液作為飼料添加劑,1.0%、2.0%、3.0%濃度試驗組飼料系數分別為0.75、0.68、0.74,比對照組(0.89)分別降低了 15.73%、23.60%、16.85%,其中以2.0%濃度試驗組效果最好,1.0%、、3.0%濃度試驗組之間差異不明顯。
因此,將EM添加在飼料中發酵后投喂,能明顯提高奧尼羅非魚養殖的飼料轉化率,這可能與EM中所含的乳酸菌等有益腸道菌種促進魚苗的消化吸收能力,或者EM對飼料的發酵作用提高了飼料營養成分和組成有關,或者兩者兼有之,對于這個問題和EM的適宜添加量及方法都有待進一步探討。
4、EM對水質的影響 1.0×10-6、2.0×10-6、3.0×10-6濃度試驗組的pH呈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不大,尚在養殖要求范圍內(7.0-7.5);對于NO2-N及NH4+-N,試驗組在養殖的前期均有上升趨勢而后期逐步下降,并且降幅明顯,均低于對照組,相反對照組(A-1#)隨著試驗時間的增加,NO2-N及NH4+-N總體呈上升趨勢;三個EM試驗組前期的DO偏低,后期有所提高,穩定在2.83~3.02 mg/L范圍內,對照組DO逐漸下降,降幅在20%以上;相反,3個EM試驗組的COD前期升高,后期下降,對照組COD則隨著試驗逐漸增高。從表3的綜合結果來看,EM試驗中測得的各項水質指標變化規律一致。
按漁業養殖用水的各項標準綜合評價,以使用濃度為2×10-6的EM原液效果最好,因為其水質指標中pH的范圍大多穩定在7.4左右,而其DO使用前、后期變化幅度不大,其它指標介于EM濃度為1×10-6和3×10-6的試驗組之間。
水質的好壞是影響魚苗養殖成活率的關鍵,水池底質和養殖過程中殘餌和魚類排泄物均影響水質,定期的換水、排污雖然可以改善水質,但卻增加了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對于內陸魚苗早期放養的情況是行不通。以EM作為水質凈化劑,養殖水體中的有機物¾各種有益微生物的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形成各種營養元素,供自身和各種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在養殖水體中形成一個物質的良性Ñ環利用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從本試驗的結果發現,EM對NO2£-N、NH4+-N、COD的作用較為明顯。即除試驗前期偏高外,中、后期均有大幅度下降,并趨向穩定。由于EM菌液呈酸性(pH=3-4)同時EM菌種對水體有機物的厭氧分解,而形成的產物顯弱酸性,因此,EM的使用可使水質的pH下降。
5、EM對疾病的影響 從表4可知,各組都有水霉病發生并有個體死亡,但以對照組的死亡最多,其中A組的對照組死亡39尾,B組的對照組死亡9尾,合計占全部水霉病死亡數量的62.34%,而相反,使用EM的試驗組死亡數明顯減少,分別只有3尾、(A-2)、2尾(A-3)、4尾(A-4),因此說明EM的施用能減少水霉病的發生,特別是對于小規格的魚苗。此外,從表4看出,水體或飼料中使用EM,未見有細菌性疾病(腸炎病、白頭白嘴病)流行,而對照組A-1、B-1都有因腸炎而死亡的個體。
三、小結
分別以EM作為水體凈化劑和飼料添加劑在12個6.8 m2的水泥池中進行奧尼羅非魚魚苗培育40天,試驗結果表明:
1、水體施用1.0×10-6、2.0×10-6、3.0×10-6的EM原液,水質凈化作用明顯,養殖成活率、生長、飼料系數均比對照組的效果好,其中以使用2×10-6的EM的試驗組最好,成活率達99.5%,日均凈增重0.05 g,飼料系數為0.62;
2、在飼料中分別添加1%、2%、3% EM原液發酵后投喂魚苗,養殖結果較對照組理想,其中以2%添加EM的試驗組效果最好,日均凈增重0.041g,飼料系數0.68
3、EM作為水體凈化劑,在奧尼羅非魚的苗種培育中能顯著降低羅非魚水霉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