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湘云鯽是湖南師范大學和湘陰東湖漁場合作,由白鯽作母本,由四倍體鯽鯉做父本進行雜交培育出的新品種。由于該魚具有生長快,肉質鮮嫩,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性狀穩定,易于馴食等特點,它受到養殖者和消費者歡迎,并被各地視為名特養殖品種。2008年6月18日-2009年3月30日,作者在長沙市雨花區同升水庫漁場,開展了池塘養殖湘云鯽種的高產高效試驗。本文就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魚池條件 試驗魚池面積4.5畝,平均水深1.4 m,四周用水泥護坡池進排子設施齊全,并沒有溢水紗窗和排水口,進排水是可以根據需要控制,水源為同升水庫直接排出水,清新潔凈;未設增氧設備。采用微流水;2008年6月18日對魚池進行了清整,并用石灰水進行消毒,6月24日注入新水。
2.魚種投放 6月28日到29日從長沙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進行湘云鯽夏花(平均規格4cm/尾,約5g/尾重)40010尾,鰱鳙魚苗(平均規格5cm/尾)2430尾,將魚苗放在前一天架設在魚池中的4個圍箱中暫養1-5h,然后用3%食用鹽水浸泡魚苗10分鐘,再放入池中,平均每畝投放8900尾湘云鯽夏花魚種。
3.馴食 7月1日開始用破碎料進行馴食,每天2次。具體方法:投喂前用廢舊鐵盤子有節奏敲擊池塘食臺邊的水泥墩,然后按“慢—快—慢”和“少-多-少”的方法進行投餌,邊敲邊投,每次馴食的時間不得少于45min,經過20d的馴食,魚種形成了集中上浮水面搶食的條件反射。
4.投飼與飼養管理 7月21日開始正常飼養,投餌量及投餌時間依魚的吃食情況和天氣情況而定,飼料營養成份也依湘云鯽種不同生長階段(基本上劃分為兩階段)分別配飼(配方見表1,表2)以滿足不同生長階段生長的需要,依湘云鯽不同規格大小,投喂粒經適宜的微顆粒飼料或顆粒飼料,建期進行生長情況檢測,適時調整日投餌率。
按“四定”原則進行投喂,每天投喂4次:7:00~8:00,9:30~10:30,14:30~15:30,17:30~18:30。雨天,冬天除外,投餌率保持在5%-8%。
8月9月池水深度穩定在1.6m左右,每半個月用生石灰或敵百蟲對池塘進行一次消毒,并定期投喂藥餌,池中始終保持微流水,日常管理和投食都安排專人負責,保證了魚病的及時防治和飼料的正常投喂。
二、試驗結果
1.生長情況測定與投飼情況(見表3、表4)
2.產量至第2年3月30日,共正常投飼221天,魚產量情況如下:湘云鯽起水38130尾,成活率95.3%,共產湘云鯽2459.5kg,平均畝產546.56kg;鰱鳙魚成活2115尾,成活率87.0%,共產鰱鳙406kg,平均畝產90.2kg,總計產魚2865.5kg,折合畝產636.78kg。
3.魚池效益測算 總成本36373.4元,其中魚種21470.0元,飼料10703.4元(飼料成本價格2.4元/kg),人工勞務費4000.0元,藥物費200.0元,春魚種價格湘云鯽為30元/kg,鰱鳙魚6元/kg,總產值76217.7元,畝產值16937.2元/畝,總利潤39844.3元,畝創利潤8854.29元。
三、分析與討論
1.生長情況分析 由生長情況抽查結果(表3),可以推算每月每日每尾湘云鯽增重情況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7月湘云鯽生長速度較慢,8月和9月是生長的高峰期,10月以后生長速度又逐漸減慢。結合表4可以看出,影響湘云鯽攝食生長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水溫及魚種規格,7月水溫較高,但由于魚苗剛下塘,規格較小,加上有一段馴食期,所以攝食量小,魚生長速度慢;8月、9月水溫較高而且變幅小,魚種的平均規格也逐漸增大,湘云鯽攝食量增大,生長速度加快;10月水溫慢慢開始下降,但由于魚種規格大,所以攝食量進一步上升,但生長速度不如8月和9月;11月后水溫進一步下降,影響了魚的攝食,攝食量明顯減少,生長速度減慢。
與商淑芳1995年刊登于《水產科學》5月刊《池塘主養異育銀鯽初報》一文中所做池塘主養湘云鯽的試驗,和紀維園、張廣軍1994年刊登于《中國水產》3月刊《池塘主養彭澤鯽試驗總結》一文中所做池塘主養彭澤鯽的高產試驗相對較,湘云鯽的生長速度為本地鯽的3-5倍,而異育銀鯽的生長速度為本地鯽2-3倍,彭澤鯽的生長速度不如異育銀鯽,湘云鯽的生長速度是幾種鯽魚中最快的。
2.效益分析 與高淑芳、紀維國等的試驗結果核對照如表6
從表6的對照中可以看出:主養湘云鯽的產量、利潤和投入產出比都要比主養異青銀鯽和主養彭澤鯽高出很多。經分析,這一方面是在養殖過程中,根據湘云鯽的不同生長階段分別配制了不同飼料,滿足了湘云鯽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降低了飼料系數;依湘云鯽不同規格大小,投喂粒徑而宜的微顆粒飼料成顆粒飼粒,使飼料適口,提高了飼料利用率,減少了浪費;另一方面,湘云鯽能濾食一部分浮游生物,且抗病力強,成活率高,大大提高了產量。湘云鯽的飼料系數為1.81。
3.討論 馴食是該項試驗中一項較重要的工作,馴食的好與差,直接影響到餌料系數的大小,從而影響養殖效益。因此,馴食時一定得耐心、細致,直到馴食成功后,再進行正常投喂。
在集約化養殖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魚病的防治工作,嚴格進行日常管理。雖然湘云鯽的抗病能力強,但如果預防措施不嚴格,也會發病。本次試驗在其生長期間沒有發生過病害,也是因為在試驗期間自始至終采取了嚴格的預防管理措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