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州新聞網消息:在平潭創業7年的福清哥——福鑫圍墾公司老總林光忠又有大動作:增資2億多元啟動福鑫圍墾公司的二、三期工程。一方面在墾區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并與臺灣企業合作,進行新品種養殖,打造大型花蛤苗養殖基地;另一方面精心打造觀光旅游項目,建成旅游休閑度假村,屆時可在村內住別墅、悠閑地垂釣、坐游艇……
福鑫圍墾開發公司位于平潭蘇澳鎮先進村(即幸福洋二期墾區)。在林光忠的指引下,記者踏上墾區堤壩,炙熱的陽光下,漁工們正有條不紊地織著漁網;船工們正加班加點地建造新漁船。
“目前整個墾區都處于曬灘期,也就是對海灘進行全面消毒、整理,9月份就可以開始育苗,到時40多艘漁船全部出動,將蛤母撒到養殖區域。”順著林光忠指的方向,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海灘。林光忠解釋說,每年的5月至8月是曬灘期;9月至11月為育苗期;而收成則一般在12月末至次年4月底。
說起自己創業的歷程,林光忠笑稱自己是老家吃“螃蟹”第一人。他告訴記者,他是三山白鶴村人,從小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的他,對海情有獨鐘。“為何不利用海的優勢,做足海的文章?”1986年,林光忠說干就干,開始搞水產貿易、投資沙埔青嶼門圍墾、參與東壁島圍墾。多年來,他掌握了一套獨有的“土技術”。2003年,他看好平潭海域水質好,適合水產養殖以及平潭良好的發展前景,便與幾個朋友一起,投資近2億元,來到平潭圍墾,進行花蛤育苗養殖。
騰出部分股份讓當地村民們入股,有錢大家一起賺,這是林光忠成功的“絕招”:他拿出10%的股份,讓當地村民入股,參與公司管理。有了當地村民這一堅強的后盾,企業發展很快上了快車道,村民收入也水漲船高,走上了致富路,可謂一舉兩得。
經過7年的發展,目前整個墾區有1.5萬畝,年繁育的花蛤苗可供5萬至7萬畝花蛤養殖,主要銷往廣東、廣西、浙江、山東、遼寧等沿海一帶城市,每年可實現產值3000多萬。
海西建設提速,平潭借力騰飛。林光忠決定增資2億元,在墾區高灘位進行農業綜合開發,與臺灣企業合作,進行新品種養殖,打造大型花蛤苗養殖基地,成為海島經濟新引擎。接著,在日益火爆的兩岸旅游上做文章,打造觀光旅游項目,建成旅游休閑度假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