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被稱為“貴族魚”的鱘魚將“游”上北京人的餐桌。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消息說,目前該院繁育基地的10畝鱘魚部分已有1公斤左右,可以大量上市。
據該院科技處負責人介紹,我國的8種鱘魚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黑龍江流域和新疆地區。由于近些年大量捕殺以及環境污染等原因,這8種鱘魚已部分絕跡,長江中的中華鱘、達氏鱘和白鱘已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日漸稀少的鱘魚價格直線
攀升,市場售價大都在數百美元以上,中國自古以來的美食鱘魚成了真正的“貴族魚”和“皇帝魚”,令普通市民難以問津。
近年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科研人員經過反復攻關,解決了鱘魚野生苗種成活率低的技術難題,為人工繁育鱘魚種苗帶來了希望。去年他們在房山十渡鎮組建了鱘魚繁育技術工程中心,創建了我國第一家高標準的專業鱘魚良種繁殖選育基地。
據悉,該院的北京成果轉化試驗基地,養殖有黑龍江的史氏鱘以及俄羅斯鱘、俄羅斯雜交小體鱘等幾個品種,年產量可達10萬公斤。今年秋天俄羅斯鱘即可大量上市,到明年春天,其他幾個品種也將陸續大量上市。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