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質量新聞網資訊:今年1月至7月,廣東檢驗檢疫局轄區出口烤鰻4981噸、5918萬美元,其中對主要市場日本的出口達3545噸、4274萬美元,出口量大幅增長31.8%,且未發生一例出口不合格被通報的情況。該局采取的提高質量、穩定外貿、促進出口的措施顯見成效。
“新政”讓企業嘗到“甜頭”
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國鰻魚產品出口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一度超過50%,一些鰻魚養殖企業陷入了困境。
對此,廣東局敏感地認識到降低企業出口生產成本對提高企業應對危機能力的重要性。該局迅速行動,組織監管部門和行業專家,對出口鰻魚產品總體質量安全水平進行科學評估,對相關的藥物殘留項目進行詳細的風險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縮減出口檢測環節和檢測項目的指導意見,決定對質量穩定的誠信企業減少監管頻率和抽樣比例。
廣東局的“新政”讓企業嘗到了“甜頭”:企業每出口一批產品可節約檢測費用一萬元至兩萬元,出口通關時間加快4至7天。僅就1至7月的出口估算,這一措施為企業節約開支超過1000萬元。廣東鰻魚企業的出口勁頭更足了。
整頓讓企業效益增加
廣東順德楊氏水產有限公司老總楊世杰心里樂開了花:檢驗檢疫專家在專項整頓中,將公司的備案養殖場縮減了,但因為整體質量水平和生產效率的增加,今年以來楊氏水產出口烤鰻1033.8噸、1176.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攀升68.4%和51.8%,成為我國鰻魚行業中的翹楚。
在千方百計扶持企業發展的同時,廣東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方針,注重提升出口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在今年開展的食品安全專項整頓工作中,該局取消了35家共約1.7萬畝不符合要求的鰻魚養殖場的備案資格,鰻魚行業總體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合作創出“廣鰻”品牌
廣東局檢協合作機制由來已久,這一機制在鰻魚行業的跌宕前行中得到不斷完善和加強。通過雙方的密切協作和共同努力,廣東鰻魚行業呈現出遵規守法、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在行業協會的帶領下,廣東鰻魚企業團結一致,沒有出現往年常見的低價拋售鰻魚、高價搶購鰻苗的現象,大家積極控制養殖規模,推廣健康養殖模式,理性主動減少投苗量,低價階段沒有恐慌性拋售,變被動為主動,大大促進了鰻魚產品出口的快速恢復。
目前,廣東鰻魚行業在應對危機中迅速成長。江門市臺山地區正在積極申報“出口鰻魚食品安全示范區”和“出口鰻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打造“臺山鰻魚”品牌;佛山順德地區申報“中國鰻魚之鄉”獲得成功;廣東省鰻魚業協會舉辦了“首屆中國鰻魚美食文化節”,“廣鰻”的知名度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廣東局支持行業積極拓展國外新興市場,今年以來,廣東鰻魚產品對新加坡出口較去年同期激增242.1%。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