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日)凌晨,今年第15號熱帶風暴(暫無名)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近海海面生成,逐漸向廣東中西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逐漸加強,明天起將給華南沿海帶來明顯降雨,為何15號熱帶風暴僅有編號而無名稱?同時編號的第14號熱帶風暴“彩云”會否對其產生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央氣象臺臺風海洋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孫軍。
第15號熱帶風暴生成 明天起將影響華南
今年第15號熱帶風暴(暫無名)于31日凌晨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近海海面生成,今天上午8時其中心位于廣東陽江東南方880公里的南海東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9.0度、東經120.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
中央氣象臺預計,風暴中心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廣東中西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逐漸加強,并將可能于14日下半夜到15日中午在廣東深圳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可達強熱帶風暴(25-30米/秒)。
受15號熱帶風暴影響,14-16日,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將出現明顯降雨,其中廣東中西部、廣西南部以及海南北部的部分地區將出現大到暴雨。
緣何出現“無名氏”風暴
以往的熱帶風暴在生成編號時均會被命名,但即將來襲的15號熱帶風暴卻暫無名稱,而之前的13號熱帶風暴“彩虹”也是一個先有編號,后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針對這些問題,中央氣象臺臺風海洋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孫軍為記者進行了一一解答。
孫軍(左一)在工作中
孫軍向記者介紹說,目前亞洲區域的熱帶氣旋命名由世界氣象組織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給出。中央氣象臺根據觀測資料分析,確定菲律賓呂宋島北部近海的熱帶低壓已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所以對其編號為第15號熱帶風暴,但目前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還沒有為其命名,所以暫時還沒有名字。目前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對15號熱帶風暴認定為熱帶低壓級別,預計今天下午至晚間將對其進行編號命名。
在我國熱帶氣旋的編號及命名上,同時存在著國內編號和國際編號,從歷史資料來看,的確存在著國內編號與國際編號不一致的情況,這是由于部分在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強度較弱,對我國近海又有所影響,中央氣象臺在國內編號中對其進行編號,但世界氣象組織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并未對其編號。為了避免各國國內編號和國際編號產生歧義,因此世界氣象組織一定要為編號的每個熱帶氣旋進行獨一無二的命名。
14、15號兩風暴同時生成 會否相互作用加重影響
另外,今年第14號熱帶風暴“彩云”(Choi-wan)也于今天凌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兩個風暴同時存在,是否會像8月初的“天鵝”和“莫拉克”般相互影響,給華南地區帶來持續的強降雨呢?對于兩個熱帶氣旋同時存在的相互作用,孫軍表示,目前“彩云”位于美國關島東偏北方的洋面上,對我國近海基本無影響,而將對我國產生影響的第15號熱帶風暴目前位于南海,兩個風暴中心相距較遠,相互之間不會產生影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