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西日報資訊: 種田享受國家糧食直補,林業、牧業享受政府財政補貼,被統稱大農業的農林牧漁的漁業似乎被遺忘。9月20日,水產大縣——鄱陽縣水產養殖戶向記者呼吁,政府在加大惠農政策扶持力度方面,別忘了我們。
水產養殖戶寧愿種田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鄱陽縣池塘養殖面積為61315畝,累計投放各種魚苗16703噸,比2008年多投1203噸。水產養殖在數字上看起來很“強勢”,記者卻聽到不少水產養殖戶的抱怨:“養魚的不如種田的!”據鄱陽縣三廟前鄉彭家村彭銀根等人介紹,他們一年到頭把一池魚養成商品魚,每畝純利潤很低,酷暑季節還要徹夜不眠地巡視,防止出現魚生病、缺氧等問題而血本無歸。
現在農民種糧有補貼,水產養殖戶卻沒有補貼,致使鄱陽縣部分養殖戶開始轉變為農民。該縣蓮湖鄉戴家村戴選水,養了40多年魚,2005年開始,養魚效益開始滑坡。2006年,他承租了100多畝水田種植水稻!胺N田還是比養魚更劃算!”戴選水說。談起養魚,戴選水有著濃厚的感情。采訪結束后,他請記者一旦有什么好政策出臺第一時間通知他!梆B魚哪怕少賺點都行,不虧本就行!”戴選水抓了抓腦門說:“對養魚我有感情!”
蓮湖鄉宋家咀村張萬民同樣承租了100畝水田種水稻,他告訴記者一年至少純賺2萬元,如果承包水面養魚,不見得能賺這么多!艾F在機械化作業,種田比養魚更輕松!睆埲f民說。
養魚成本及風險壓力增大
記者采訪時獲知,糧食直補,以及糧食價格的走高,讓許多漁民把魚塘改造成水田!爸环N一季稻也比養魚強。”鄱陽縣三廟前鄉龍豐村余日曉說。已經把自家10畝池塘改為水田的他說如此一番話,是因為魚飼料價格因為玉米、豆粕價格上揚而水漲船高。
據記者了解,目前常規魚飼料價格漲幅達25%以上。余日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池塘每年要改造、捕魚上市需要雇請勞動力,時下不出80元根本請不到人,魚價卻幾年沒漲!俺杀驹黾,我們很難賺到錢!庇6成以上的受訪養殖戶對記者抱怨,如今與漁業生產相關的東西“百物皆貴”,再這么下去,他們只好被動地改行。
“不單單是成本,水產養殖的風險遠比種水稻大得多!”余日曉說。記者在鄱陽縣三廟前鄉走訪時發現,由于成本以及風險壓力增大,許多水產養殖戶表示要“退塘還田”。
水產投入大需要“輸氧”
據記者了解,鄱陽縣對鄱陽湖禁漁期采取燃油補貼,2006年200元∕證,2007年800元∕證,2008年3063元∕證。鄱陽縣饒豐鎮十字河村汪漢正感受到惠農政策對漁民的陽光。45歲的汪漢正在鄱陽湖打了30多年魚。然而,與打魚為生的汪漢正不同,水產養殖戶,沒有一分錢補貼。鄱陽縣漁政分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年來,惠農政策一個接一個,與糧農和從事畜牧業的農民相比,水產養殖戶是目前大農業范疇中唯一沒有能享受“直補”、“良種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的大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水產養殖戶還要交“皇糧國稅”。很多水產養殖戶在本鄉本土養殖,竟然要按照每畝200至500元不等價格“租”水面。記者獲悉,鄱陽縣出租的水面都是以前的低洼田,然后改造成池塘承包給養殖戶。鄱陽縣的一些水產養殖戶表示,政府為何不能參照林權制度改革的做法,為湖區水產養殖戶“分水到戶”,免除壓在他們頭上的“皇糧國稅”!八a養殖投入比較大,也需要‘輸氧’。希望能像種田一樣,獲得相應補貼!币呀涴B了20多年水產的彭銀根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