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洞頭網資訊:紫菜作為浙江省洞頭縣霓嶼鄉的傳統產業,幾十年來,紫菜養殖戶主要采用染布式育苗,這種方式勞動強度大,需要的人手也多。今年,霓嶼眾益水產品養殖合作社養殖戶們卻采用了不同的育苗方法――潑水式育苗。
近日,記者在霓嶼鄉布袋岙南片海面紫菜養殖場上,看到船上養民們正將刺激好的紫菜孢子水潑向海上的網簾,船艙里擺滿了用于紫菜育苗的貝殼,剛剛把船艙里的紫菜孢子水潑完,養殖戶們立即又將新鮮的海水舀放進去,用于刺激紫菜孢子。
眾益水產品養殖合作社養殖戶們告訴記者,今年他們請來蒼南養殖戶,借鑒了他們的潑水式育苗方法,相比于之前的染布式育苗法,潑水式育苗工作量少多了,以前是在岸上染網,現在直接在海上就行了。 養殖戶彭振士深有感觸地說: “我們以前采苗工作量大,頭一天都要搞海水,現在50畝3個人就行了,以前要十幾個人”。)
一家三口正在作業的蒼南養民告訴記者,他們那兒采用潑水式育苗方式已經有三十多年了,這種育苗方式勞動力成本低,紫菜苗附著力高,頭水紫菜收割時間也比較短。
據了解,今年霓嶼眾益水產品養殖合作社500多畝紫菜全部采用潑水式育苗,若效益明顯,今后將會進一步推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