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6月份,我市養殖四大家魚出現了一種怪現象,癥狀看似簡單的病魚,用藥后遲遲不得好轉,魚繼續發病并持續死亡。導致四大家魚死亡的罪魁禍首是什么呢?它就是車輪蟲。
車輪蟲屬(Yrichodian)是原生動物門,纖毛亞門,寡膜纖毛綱,緣毛目,壺形科的一屬。此屬已報道200種左右,寄生于我國淡水魚類上的常見種類有:杜氏車輪蟲,東方車輪蟲,卵型車輪蟲,微小車輪蟲,球型車輪蟲。顯微鏡觀察蟲體,大小20~40微米,蟲體側面觀如氈帽狀,反面觀圓蝶形,運動如車輪轉動樣,高倍鏡下可見口溝兩側纖毛。
綜合各地情況,筆者認為,在車輪蟲的認識上存在八點誤區。
一是宿主發生階段有誤。大多數承包戶認為車輪蟲僅在魚苗、魚種階段發生,而成魚不會感染發病,甚至死亡。我市長征漁場等地車輪蟲病表現在成魚上,尤其是草魚。二是癥狀認識有誤。魚體表被寄生處,會分泌大量黏液,頭部體表等部會出現一層白翳,呈現白頭白嘴狀,誤為白頭白嘴病;當鰓部寄生時,鰓絲腫脹,分泌大量黏液,誤為爛鰓病;病魚暗浮頭誤為水體缺氧;病魚沿塘邊狂游呈“跑馬”狀,誤為小三毛金藻中毒等疾病。三是流行時問認識有誤。一般人認為車輪蟲病僅發生在春季,病魚大批死亡在4—7月份,實際上,車輪蟲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秋后車輪蟲引起魚類大量死亡時有發生。四是傳播途徑認識有誤。車輪蟲以直接接觸魚體而傳播,但是離開魚體的車輪蟲能在水中游泳,轉移宿主,可以隨水、水中生物及工具等傳播。五是產生病灶部位認識不足。車輪蟲除寄生在魚的體表、鰓等處,有時在鼻孔、膀胱和輸尿管中也有寄生并產生病灶。六是根據魚體質判斷失誤。體質差的魚容易感染,但當水體環境非常差,體質較好的魚也能感染。七是感染品種認識有誤。四大家魚對車輪蟲難以招架,有極強生命力、疾病少、耐低氧的羅非魚,以及斑點叉尾鲴、黃鱔、泥鰍等品種也難逃其“魔爪”。八是用藥認識有誤。車輪蟲寄生在鰓部發病當作爛鰓處理,造成久治不愈;堿性水質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效果很差,而有些車輪蟲藥需要將水質調成堿性方見效果;天氣不好,刺激性大的藥品可使病魚加重病情,造成大錯。
引起車輪蟲暴發的原因有很多,池水較淺、水質不好、飼料不足、放養過密、連續陰雨等因素均可誘發其災害。為此,我們要提高思想認識,精心管理,細心操作。從清淤清塘到池塘底質改良,從肥水到調節水質、平衡藻相,從確定放養到投餌、病害防治,每一環節都要認真對待。同時在養殖過程中要避免認識上的誤區,做到早做預防,綜合防控,具體做到以下三點。
1.提高魚體抵抗力。體質差的魚被車輪蟲寄生時,自身免疫系統沒有抵抗能力,馬上就出現衰弱的癥狀,隨后引發死亡。加強營養是增強魚體質的必由之路。魚苗階段要注重飼料營養的合理,既要保證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又要保證其他必需成分的平衡,避免造成魚體消化不良,體質變弱;魚類入冬后,要注意體質的迅速恢復,當魚開始攝食時,要選用優質的配合飼料,強化營養,投喂做到多次少量,同時定期在飼料中添加一部分營養及免疫調節劑,如“水產用多維”、“省料王”等,增強魚類體質,防止車輪蟲等寄生蟲病的暴發。
2.改善水質環境。越冬期間,由于較少換水,各類水生生物代謝物蓄積在水中,水溫升高后,代謝物會消耗水中大量氧氣,氧量不足時,又會產生大量的有毒中間產物,增加魚感染疾病的幾率。因此,在進入春季后,除要適當換水、勤開增氧機外,可定期使用水質改良劑與消毒劑,如每10~15天施用一次“底質凈”,15~20天用一次“益生活水劑”等改良水質藥物,改善魚類生存環境。
3.提早殺滅寄生蟲。在養殖過程中,做好五步可免其災。首先用200克/米3生石灰水全池潑灑;其次魚種入塘前,用8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浴20~30分鐘;第三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掛袋;第四選用高效、無公害藥物徹底殺滅越冬魚攜帶的車輪蟲;第五當暴發車輪蟲病時,除選用無公害專殺車輪蟲藥物外,還要選用無刺激的消毒藥品,徹底防控車輪蟲帶來的危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