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如東縣海洋與漁業局資訊:為提高海水池塘養殖的經濟效益,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積極探索創新,以115畝海水池塘為實驗基地,運用生態混養和微管增氧的綜合方法,進行了脊尾白蝦與梭子蟹生產微孔增氧高效養殖技術的試驗,近期喜獲成功。
該項技術是利用海水養殖池塘生態混養與微孔增氧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的一種新型養殖技術。由于微孔增氧的獨特性,它能及時增加蝦蟹池水中溶氧,特別是底層溶氧,有效解決了蝦蟹魚養殖過程中的缺氧問題,降低了養殖水體有毒有害氣體等物質的含量,減輕了池底淤積層的形成、改善了池底土壤性狀,對改善養殖水產品品質、加快其生長速度、提高單產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更好地適應高密度集約化水產養殖的需要。在這種模式的指導下,梭子蟹平均畝產量可達30千克、蝦超過了200千克,比一般生態混養池塘產量提高了近一倍。
下一步,該縣將在凌洋墾區專門建立總面積為1000畝的脊尾白蝦與梭子蟹池塘微孔增氧高效養殖技術示范基地,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進行微孔增氧設備的安裝,擴大該項技術的應用范圍,并在全縣范圍內進一步推廣普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