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漁諺日:夏季長殼,秋季長肉。秋涼時節,是魚類生長的旺季,也是養殖 席生產的關鍵時期,要想取得高產高效必須采取措施把好以下四關:
一、把好投餌施肥關。一般在8~11月施肥、投餌量應占全年總施肥、投餌量的40%左右。餌料投喂的多少與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全年產量與經濟效益的高低。今年進入7月下旬以來天氣變化多,雨水較多,空氣中濕度也大,再加上存儲時通風條件差的話,飼料很容易發霉變質,要把好飼料貯備關,做到少量多次購買飼料,倉庫要留好通風口,防止飼料因潮濕霉變,確保餌料質量。同時投喂飼料要看天氣,如果天氣比較惡劣,水溫變化大,要減少投喂量。投喂飼料一定要做到“四定”(定質、定量、定位、定時)。
施有機肥時,應少量多次,以免因施肥過量而引起塘魚浮頭;施無機肥時,每畝可采用碳氨5—7.5公斤,或尿素2.5—3.5公斤。“白露”過后,食草魚類資源逐漸減少,這時應以投喂精飼料為主。
二、把好水質管理關。秋后氣溫下降,魚塘投精餌料量相對增加,魚類生長快,攝食量大增,排泄物也增多,水質易惡化而造成缺氧。所以須經常換水,以保持魚塘水質清新,肥而不污。提倡多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改良底質與水質,高溫期間,最好每隔15天施用一次光合細菌或EM菌等微生物物劑。
三、把好防止魚類浮頭關。對于個別精養密度大的魚塘。因投餌施肥量大,水中有機質含量多,耗氧因子也就增高,因而易發生缺氧浮頭現象。因此,堅持早、晚巡塘,每天要及時開增氧機增氧。增氧機使用時間與天氣狀況有關,一般晴天下午開,陰天清晨開,陰雨連綿或水肥時通常在半夜前后開。如遇到悶熱天氣,應適當延長開機增氧時間。
四、把好魚病防治關。“白露”前后.進入魚病多發季節,不可疏忽大意,要做到以防為主積極治療。9~11月,應每隔15—20天,每畝水深1米的魚塘需用生石灰15—20公斤遍灑一次,也可用漂白粉300克,進行魚塘掛袋消毒,或者用0.3~0.5ppm濃度強氯精全池潑灑消毒一次,同時用一次殺蟲藥進行一次寄生蟲防治,以確保豐產豐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