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都市報資訊:
大量魚蝦缺氧死亡
連日來,不少市民向貴州都市報黔南記者站反映,貴州烏江清水河大花水電站庫區漂浮死魚。10月20日,記者采訪了黔南州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初步調查結果為水氧量低,但什么原因導致缺氧尚未查清。
目擊:
最大死魚有四五斤
10月18日,有群眾向記者反映,位于開陽、龍里、福泉、貴定交界處的烏江中游右岸支流南明河下游清水河水系大花河出現大量野生魚和養殖魚莫名死亡。記者根據群眾反映的情況,來到福泉市仙橋鄉境內的大花水電站庫區看到,從上游到下游,一尾尾大小不等的魚蝦翻肚漂浮于水面,最大的有四五斤重,最小的如筷子條,部分魚蝦還在水面大口大口地吐氣泡,在死亡邊緣掙扎,其中一個地名叫光金隴(音)的庫灣內(屬貴陽市開陽縣境內)有數千公斤野生魚翻肚漂浮于水面,還發現大量死蝦,臭氣熏天。部分群眾正在打撈那些昏死的魚蝦,準備帶回家當菜吃。
損失:
死魚數十萬尾
據封孝文、羅躍發等5戶養魚專業戶介紹,從南明河流入該庫區的入口處開始,魚蝦死亡現象在10月8日前就開始發生。他們的網箱養殖點距大花水電站3公里,養殖的魚以鳙魚(俗稱花鰱)為主,10月16日,大花水電站關水,水位上升,南明河水與獨木河水混合向獨木段擴散,并向上游擴展,處于獨木河與南明河匯合處的兩岔網箱養殖場所養殖的成魚和魚苗出現異常,到17日,養殖場網箱內的幾十萬尾成魚和半成魚全部死亡,河邊野生魚蝦亦大量死亡,魚蝦尸骨成堆,湖面死魚到處可見,18日,獨木河口以上,也發現有天然魚死亡現象,河口以上的網箱養殖戶也反映網箱魚也自下而上開始死亡,雖采取很多急救措施,終因搞不清致害原因,隨后大批魚相繼死去。目前,該庫區內的養殖戶正在將網箱向貴定縣境內的洛北河入口外遷移。
原因:
為何缺氧尚未查清
部分群眾認為,造成大花水庫區死魚的原因估計是南明河水質在近期內受到了嚴重污染,才使該庫區魚蝦中毒死亡,也可能是沿河個別企業向南明河排放了有毒污染物質。
10月17日,福泉市環保、漁政等相關部門接到群眾情況反映后,趕到事故現場開展調查。19日,死魚現象從兩岔河段向獨木河段自下而上逐步蔓延,兩岔河上游的養殖場向當地政府反映了死魚現象,并采取緊急上移網箱的措施,據了解,如果大花水庫水位還繼續上升,估計死魚范圍還將向上游擴展。
20日,記者在黔南州環保局采訪時獲悉,初步調查水樣分析結果表明,魚蝦死亡原因是由于該水域水氧量低造成缺氧所致。但除水氧量低外,其他標準均達到控制標準,水質達二類飲用水標準。是什么原因造成缺氧?尚未查清。環保部門建議,在有關部門還沒作出死魚原因的結論之前,建議廣大群眾不要食用大花水庫區的死魚,以免給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