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流水養魚就是在池水不斷地流動著的池塘,也就是在流水池中,養殖魚類,流水養魚的特點是池塘面積小,放養密度大、強度投飼和單位產量高,是一種高度集放化的養殖方式。
水庫壩外自流水養魚
一、水庫壩外自流水養魚的基本條件
(一)地形條件:建池地點應選擇引水方便,水量豐富,水位穩定,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因人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停水,地形要有適當傾斜度,注排水方便。
(二)水質條件
1.水溫適宜’,一年中有六個月以上的水溫在15—30℃之間,其中大部份時間在20一28℃之間(針對養殖溫水性質類而言)。
2.pH值在6.8—8.4之間。
3.溶氧量高不含對魚有害的物質。
4:水中混有的泥沙不多,尤其在大雨后,洪水帶入水庫的泥沙不能多。
二、流水魚池的設計與建造
(一)建池材料。建池材料有混凝土、漿砌磚石、金屬、塑料、洽土天然土等。面積較大,又無其它養魚機械配合的多種采用后兩種材料,工廠化養魚中的流水池多采用前幾種。
(二)魚池形狀。根據池內水流狀態、池底排污方式、地形地勢、建池材料、魚池大小等情況,流水池有矩形、矩形切角、三角形、圓形、橢圓形等。
(三)面積的池深。流水魚池的面積從幾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20一50平方米之間為宜,便于管理。流水魚池的深度一般為1.5米左右,水深約1.2米。
(四)流水魚池的構造。流水魚池主要由}也盤和排水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大池池壁是一斜坡,坡度大小與靜水池一樣,一般池壁都為直立式,池底構造與池形有關.,圓形池一般成鍋底形,如漏斗,其坡度在5%左右,除圓形以外的各種?也底部也都做成向排水方向傾斜,其坡度一般小于圓形池坡度。注、排水系統是流水魚池的核心,注水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提供額定水量,以保證預期的池水交換量;二是用合理的進水方式,達到既增氧又促使池水循環的目的,以加快池水交換,進水方式有懸空噴灑、空中射流及池壁多層進水等三種。流水魚池的排污(排水)是魚池設計的重要一環,盡量做到排污干凈和自動清洗,排水、排污系統合一,圓形池設在中央,由于池中的環向水流及池底的螺旋水流,使污水、物匯集至排污(水)口。若在池底端面增設幾個沖污噴嘴,效果更佳,長方形池的排水、排污口設在池底的最低端,排水口與進池水流最好在一直線上,便于直接沖污,排水、拓污口應嵌有過濾網罩,以防魚逃跑及碰傷。
三、養殖技術
(一)魚種放養。放養的魚種要求規格大、規格齊、體質好,因為大規格的魚種適應力強、生長速度快,當年可上市,因此應選用體重50克以上的魚種為宜,這種規格的魚經6個月飼養能達到0.75kg以上,魚種來源也容易解決,魚種放養密度在一定限度內,放養越密,產量越高,但超過這個限度,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放養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據放養規格,上市要求,進水流量,飼料來源,并參照一般產量要求根據下面經驗公式計算確定,以后則根據生產實際情況逐步調整。
養殖條件好,飼養水平高,每立方米可放養50克規格的魚科100尾左右。
(二)飼料投喂。流水養魚主要靠人工投飼滿足魚類的營養需要,魚種剛放入水池,對流水環境不適宜,因此不宜立即投喂,一般在魚種下池2—3天后開始投喂,魚種階段以鮮嫩的飼料為主,隨著魚體長大,逐漸增加配合飼料投喂量,草食性魚類在水溫10℃以上就開始攝食,水溫較低的季節,整個白天每2小時投一次,魚類快速生長的7—9月,要抓緊投喂,從早上5點鐘起到晚上10點鐘,每小時1次,共投17—18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20—30分鐘吃完為宜。投喂飼料時,青料必須新鮮適口,魚病發生季節,青料要消毒后投喂,加工顆粒飼料,要根據飼料來源,考慮飼料的營養,又要顧及魚的喜食性。
(三)流量控制。在生產管理中,要根據季節和魚的生長情況經濟地將流量加以調整,早春剛開始投飼時流量要小,而后隨著魚的生長逐漸加大,7—9月是魚的生長旺季,要加到最大,10月中旬以后水溫漸低,再將流量逐漸調小,一般要求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大約10一20分鐘魚池的水能交換一次,因此,在保證一定流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流速,生產實踐中,流速一般控制在0.2米/秒左右。
(四)魚病防治。主要防治草魚在流水養魚區中易發生的水霉病、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
(五)調整規格。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把達到上市規格的魚及時起水;二是把個體較小,身體瘦弱的魚分池飼養,便同池內魚體規格一致,吃食均勻。
山區坑塘流水養魚
利用山區流水的自然條件,用土石建筑魚池、引溪流水養魚,具有不占用糧田,不與牲畜飼料、省勞力、投資少和經濟效益高等優點,是一項很好的家庭副業。
一、魚池建造
坑塘流水建造要因地制宜,選擇在引水方便.水量充沛,流量穩定,地形傾斜,有落差和注排水方便之處,利用路邊,渠邊、山坡或房前屋后的空閑地筑池,可根據地形以充分利用為原形、方形、圓形均可,塘埂用卵石或石塊砌成,用水液或合土勾縫、塘壁適當要高些,以防洪水沖進塘內和魚跳出塘外。注排孔口的相對位置,宜選擇在有利池邊交換處,盡量延長水路程,注排水口大小一般是100一200mm,并沒有攔魚柵。
(二)魚種放養
山區坑塘流水養魚以養食性魚類為主,可搭配少量鯉魚、魚種放養規格宜大些一般體重50克以上的魚種最好是前一年秋季購進魚種,在立冬至春節前放養,每平方米20一40尾左右。
三、飼養管理
生產實踐中應根據季節及魚體大小和水溫情況下合理投喂草料,每天投喂3—4次,投飼量以當天吃完為好,魚體小量多喂些嫩草及小浮萍,魚大時投以青草及南瓜葉,并結合投喂質量好壞配合飼料,平時管理投飼外,主要是調節水流量,檢查和護理防逃網,攔污網等。養殖中應根據季節及魚體大小及時調節流量,保持水質良好,汛期發洪水時,溪水變渾,也有大量泥土流入池內,影響魚的呼吸和攝食,此外其它臟物也多,易阻塞攔污柵和攔魚柵,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將注水量盡量調小,以魚不嚴重浮頭為度,并停止投飼,待水質基本好轉時,再恢復正常流時和投飼,每日要清除雜草殘餌,約半個月清池一次,把池底雜質去掉,并用石灰水消毒,防病以防止魚體擦傷寄生水雷為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