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般而言夏天應是錦鯉最不易發生融尾疾病的時期。因為這時期的水溫比細菌、寄生蟲或病毒的繁殖適溫要更高,且與春天或梅雨期比起來水溫也較不易有急劇的變化。即便如此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夏天水溫高,錦鯉的活動力增加,飼料也吃得多,容易造成水的污染,這便是造成氧氣缺乏的原因,要多加注意。
侵蝕錦鯉的病原菌
在這里就來談談細菌吧。所謂的細菌是只有百分之一厘米大左右的單細胞生物,存在于地球的各處。當然在我們體內也有細菌存活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屬大腸菌了。基本上細菌也屬生物的一種,因此也就需要依飼食以進行增殖。
細菌的飼料雖會依其種類而有所不同,但其“飼料”卻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細菌可分為好菌如具有水凈化功能的過濾菌等,及對我們人體有害的病菌,而其分別即是依細菌所食的飼料不同與其生活形態不同而來的。如過濾菌的飼料即是水中的阿摩尼亞,它們利用水中的氧氣使阿摩尼亞酸化成亞硝酸或硝酸進行再利用所生成的熱能來進行生存。
而造成魚尾腐爛或穿孔的病菌為何要侵蝕魚兒呢?這是因為它們在侵蝕魚兒的同時會釋放出強力的蛋白質分解酵素(也就是消化劑)附著于魚的身上,而魚體的蛋白質會因這些蛋白質分解酵素而溶解造成魚體的腐爛,而病菌就進食這些溶解的蛋白質。
魚和人類都是將蛋白質吸收入體內后,于胃或腸中進行分解,而細菌卻是于體外分解后再吸收入體內。這是因為蛋白質的分子過大,細菌無法直接將其吸收入體內之故。另外大部分存于水中的細菌則是食用溶解于水中的有機物(如魚糞或吃剩的飼料等),它們利用氧氣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后,再利用所產生的熱能進行生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