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指出,世界上多達1147種魚類面臨絕種的威脅,這顯示了世界水資源所承受的壓力之大。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4日報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記錄世界上4.7萬多種生物的生息狀況,該聯盟的科學家今年研究了3120種淡水魚的狀況,比去年多510種。 結果他們發現,當中的1147種瀕臨滅絕的境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計劃的副主任維耶說,人們一向忽略了淡水生物。他指出:“今年,我們又把大數量的淡水生物加入我們的紅色名錄中,確定了好些淡水動物和植物面對著重大的威脅。”
維耶說:“這顯示了我們寶貴的水資源狀況,現在我們保護自然環境的工作顯得更為急迫。”他說,水源面對污染和使用過度的重大壓力。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也添加了1360種蜻蜓和燈心蜻蜓。紀錄顯示,1989種蜻蜓當中,261種可能消失。
維耶說,蜻蜓是衡量水生態環境的良好準繩。因為,許多蜻蜓對環境的變化反應敏銳。
生長在坦桑尼亞的基漢西噴霧蟾蜍(Kihansi Spray Toad)則從去年的“瀕臨滅絕”轉入了“野外滅絕”的分類。
整體而言,保護聯盟調查的4萬7677種生物當中,三分之一以上,也即1萬7291種瀕臨滅絕。去年調查的物種,也有接近的比率瀕臨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出,相信真實情況比紀錄的還要糟糕。因為有大約14%的物種,沒有包括在調查范圍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