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華網江蘇頻道資訊:大力發展漁業經濟,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發展沿海經濟的重要內容,是促進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今年來,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多措并舉,著力發展現代高效漁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擴大稻田養殖,發展生態型漁業。阜寧縣擁有80多萬畝稻田生態資源的優勢,目前已發展以龍蝦為主的稻田生態種養面積1萬多畝,畝均效益達3000多元。作為水稻生產大縣,推廣和擴大稻田養殖,不僅可以有效開發稻田水面資源養殖特水產品,拓展水產養殖發展空間,增加產量和產出,而且可以利用稻田養殖田塊生產優質有機水稻,實現立體種養的有機結合,改良環境,大幅度提高現有水稻田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計劃采取科學制定規劃、培植稻田養殖典型帶動、出臺優質政策扶持、提供全程技術服務等措施,主推“稻田養龍蝦、稻田養鰍魚、稻田養黑魚、稻田養螃蟹”五種生態種養模式,強勢推進稻田養殖工程的實施,計劃到2012年全縣擴大稻田生態養殖面積10萬畝,建成省內規模最大的稻田養殖示范縣。
提升水面養殖水平,發展高效型漁業。阜寧縣現有水面養殖10萬畝,大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開發的,現在都存在池塘老化、標準低的情況,制約了高效型漁業的規模化發展。對此,要以標準化魚池改造為工作重點,提升養殖池塘的綜合生產力,全面發展現代高效型漁業。主要發展 “南美白對蝦、河蟹、淡水小龍蝦、鯽魚、黑魚”五大養殖品種,推廣“蝦類標準化養殖、蟹池套養特水、魚類健康養殖、設施高效養殖”五項現代漁業新模式和技術;重點培植“4萬畝優質蝦、3萬畝大規格蟹、3萬畝無公害魚”三大特色高效漁業基地,高效漁業面積達10萬畝,積極打造100萬平方米黑魚、甲魚等特色設施養殖示范基地,創建省內最大的南美白對蝦標準化養殖、黑魚設施養殖示范基地;要創優經營模式,圍繞魚、蝦、蟹主導產業,創建漁業“三品”及品牌產品10個以上,培植漁業行業協會及合作經濟組織50個,吸納會員3000戶以上,占養殖戶比例達40%以上,建立健全“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
突破水產加工,發展外向型漁業。水產品加工作為阜寧縣食品產業的重要方面,發展基礎較好,現有海馬、海星一批省市級外向型加工龍頭企業。對此,要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招商引資,扶持和新上水產品加工和擴能改造項目,大幅度提高現有水產品加工生產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外向型漁業。重點發展二方面:一是發展三文魚為主的兩頭在外(原料外進、產品外銷)的來料深加工;二是發展本地的小龍蝦、淡水魚蟹,建立產加銷一體化模式。計劃通過3-5年的努力,全縣外向型漁業實現年加工水產品量10萬噸,出口額超億元,創建海馬公司為國家級龍頭企業,海星公司為省市級龍頭企業,建成沿海地區水產品加工外向型出口示范縣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