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華商報資訊:“CPI一直在降,鮑魚價卻在瘋漲。”做水產生意的王先生笑道。從9月下旬起,我國主要海鮮產區的鮑魚價格開始上漲,國慶過后這種漲勢更趨兇猛,漲幅普遍超過五成。從10月份起,西安市場的鮮鮑價格也開始快速上漲,“現在價格已經翻倍了。”西安炭市街水產批發市場的一位經營者昨日對記者說。
談起鮑魚,人們總容易聯想到魚翅、燕窩、熊掌等豪華酒店的高檔大餐。其實,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鮑魚分干鮑和鮮鮑兩種,前者是經過脫水處理的,主要供應于各大海鮮酒店;而后者目前在西安市場上,主要以中小酒店、大排檔以及普通市民購買為主。
鮑魚價格翻倍 龍蝦一天漲了20多元
從10月中旬起,西安市場的鮮鮑價格出現快速上漲。“大一點的,從9月份的80~90元/斤漲到了180~190元/斤,”大連洋海鮮行的徐老板說,“而小一點的,每斤價格也從50元/斤漲到了100多元/斤。”這位在炭市街水產批發市場經營多年,自稱“西安第一家賣鮑魚”的山東籍老板稱:“鮮鮑這么大幅度的漲價,以前幾乎沒有過。”
記者走訪了炭市街附近的幾家經營鮮鮑的商家,多數表示價格的上漲太過兇猛,給他們的經營帶來很大壓力。“以前生意好的時候,大頭的每天我能賣400~500斤,小頭的每天也能賣500~600斤;現在,大頭的每天才能賣幾十斤。”大連洋海鮮行的徐慎卿頗為無奈地說。據介紹,今年他的生意比去年減少了近五成。
而遠在山東萊州的周老板的日子也不好過。作為海鮮主產區,這里的鮮鮑價格的上漲早于西安,“9月下旬,就有漲價的苗頭,我們去收購時,價格已經比往年高了。”據介紹,山東萊州的鮮鮑價格從90~110元/斤漲至120~140元/斤,漲幅近20%%。
與鮮鮑價格上漲一樣,在炭市街水產批發市場記者了解到,龍蝦價格的波動也很大。“最多的時候,一天漲了20元/斤,頭天晚上還賣175元/斤,第二天就漲到200元/斤啦。”
原因是供不應求
鮮鮑的價格何以如此狂飆呢?“沒有貨可賣啊!我主要從大連進貨,那邊一直缺貨。”徐老板抱怨道。
為什么會缺貨呢?有經銷商表示,可能和部分海鮮產地水環境受污染有關。“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對此,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楊先樂并不認可,他認為,現在經營性海鮮都是人工養殖,在生產過程中,經營者對水的質量一定是有所控制的,出現水污染的可能性不大。“減產的原因主要是鮑魚養殖的周期性。”有著多年養殖和銷售經驗的山東萊州鑫源水產公司周經理說。他表示,海鮮水產的養殖和農業生產一樣,有著周期性,經過幾年的高產后,產量必然會陷入一個低谷期。不過,他也表示,像今年這樣的大幅減產還是很少見。“不光是鮑魚,我們這里海參的產量也下降很多,所以海參的價格也有較大的漲幅。”
現在看來,這種缺貨的現象很難改變,“年前,鮮鮑的價格只會漲不會跌。”徐老板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