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資訊:
采自海里的海參今后有望在我省推廣養殖,因為我省海參人工批量化苗種繁育首獲成功,填補了我省海參人工繁育技術的空白。目前已培育出體長3-10厘米糙海參苗種10萬只。這是海南日報記者今天從海南大學海洋學院了解到的。
有關專家稱,海參人工繁育首獲成功,為我省今后海參規模化苗種繁育奠定了基礎,也為推廣養殖創造了條件。糙海參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有望成為我國海參養殖的新品種。
今年5月,海南大學海洋學院馮永勤教授與海南晝錦總公司臨高公司合作,在海南晝錦總公司新盈鮑魚養殖場開展海參人工繁育技術研究。水產專家以采捕的糙海參作為親參,置于室外水泥池進行營養強化培育,采取人工誘導親參產卵,孵化幼體投喂單胞藻餌料,幼體附著變態為稚參后,投底棲硅藻和配合飼料作餌料。當稚海參生長至1厘米以上時,從附著器剝離到池底培育,以粉碎大型海藻與混合飼料投喂。
據馮永勤介紹,目前繁育成功的海參苗種長勢良好,體長3-10厘米不等。
有關專家稱,海參不僅可在池塘精養,還可與對蝦或鮑魚混養。另外,低位蝦塘也可轉產養殖海參。據了解,海參一般養殖一年可收獲,餌料以藻類和配合飼料為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