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冬季由于溫度低,不適應泥鰍生長和發育的環境,所以在此期間更應該加強對泥鰍冬季管理措施,以保證泥鰍安全越冬。在具體做法上應參考以下操作:
當水溫降到5—6℃以下時,泥鰍就要鉆入泥層中越冬。自然越冬的坑塘,可將泥鰍種適當集中在少數塘內,密度可以高出常規放養密度的2—3倍。越冬池應選擇背風向陽,蓄水深一些的池塘,以利保溫。越冬期間,還可在池塘四角蓋加適量豬、牛糞,這樣既可以肥水,又可以發酵增溫,有利泥鰍越冬。
泥鰍越冬,有的地方采用越冬箱的辦法。箱長1米,寬0.3米,高0.2米。裝箱時,箱內先鋪少量軟泥,然后層鰍層泥裝好,每層泥鰍重2公斤左右,裝滿后釘好箱蓋,沉入水底。
第二年3月份,當水溫達6℃以上時,即可將箱內的泥鰍移入成魚池飼養。放養密度為150—200公斤。放養前仍然需要清塘、施肥培養水質。水面上還可以養些水藻,水浮蓮等水生植物,一方面可以為泥鰍遮蔭,同時泥鰍也能攝食部分嫩芽和腐葉。加強投餌,保持水質肥中帶爽(靠不斷沖注新水或換水)。
待泥鰍長到15—20克重時,便可捕撈出售。一般每隔二個月放干水起捕一次,每次不宜捕撈過多,捕大留小,然后灌水繼續飼養。一年內一畝池塘可出泥鰍1500公斤左右。此外還有稻田養殖泥鰍方法。選擇天旱不干,大雨不淹,土壤保水性能好的小型田塊,將田埂夯實,安好排注水口的欄魚設備,并在出水口附近及田間挖幾個魚溜(深30—50厘米,面積3平方米)作為泥鰍的隱避場所動放水捕魚之用。當早、中稻插秧后,每畝放養泥鰍二萬尾左右即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