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2年12月19日) 18日下午5時,嘉陵江北岸消防32中隊碼頭邊。
端著塑料盆,鄧享炳、匡紅、邱成松踩著松軟的稀泥,小心翼翼下到江邊。他們是市漁政漁港監管處工作人員,要將20尾國家二級保護魚類——胭脂魚放生嘉陵江。
魚兒們似乎知道就要重歸大自然,在盆里歡快地蹦跳著。匡紅小心地從水里撈起一條,讓記者細細欣賞:婀娜的身子約五六厘米長,淡紫色,身子被三條黑色條紋纏裹,背鰭特高,恰似一張順流而下的風帆;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殷紅橫條,眼圈有黑斑,似大熊貓,臉部呈淡紅色,像淺淺地涂了一層胭脂……
它們剛下飛機就被解救了。昨天上午,漁政執法人員在江北機場例行檢查時,發現廣東來的班機里有一大袋胭脂魚。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運輸國家保護的動物須持準運證,經營者須持經營利用證。這批魚沒有準運證,接貨的渝中區江家巷觀賞魚經營戶老板董某也無經營許可證。他解釋,廣東方給他發錯了貨。于是,執法人員依法將這批胭脂魚沒收,并決定放生。
魚兒們被一條條放進江水里。只見它們先在淺水處潛一小會,確信是真的獲得自由了,就大膽地擺動著尾巴游進深水……
邱成松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名貴的胭脂魚越來越少,每年在重慶江域發現的胭脂魚不足10尾。去年,江津市誤捕了一條24公斤重的胭脂魚。前幾天,他們在江家巷處罰一家無證販賣胭脂魚的店鋪。因此,他呼吁市民愛惜胭脂魚,發現違法捕撈或運輸、經營者,積極向漁政執法部門舉報。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