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資訊:
喝啤酒、吃蛤蜊,這是青島人的典型生活,可吃的蛤蜊是不是咱膠州灣的正宗貨呢?今后,市民不用再為挑選蛤蜊犯愁了。記者12月9日從市農業部門獲悉,膠州灣蛤蜊申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獲得通過并對外公示,包括青島市民所熟知的紅島蛤蜊、雙埠蛤蜊都是膠州灣蛤蜊。這是本市首個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水產品。
根據公示,膠州灣蛤蜊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青島市城陽區五個街道:紅島街道、河套街道、流亭街道、上馬街道、棘洪灘街道共111個社區。這意味著,除了上述地域外,今后其他地方的蛤蜊都不得稱“膠州灣蛤蜊”。
膠州灣蛤蜊獲國家保護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評定部門,該部門近日公布的新一批地理標志產品評定名錄中,膠州灣蛤蜊是入選的35種產品之一。
據介紹,膠州灣蛤蜊是本市首個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水產品。“膠州灣蛤蜊一直都是青島水產品的代表,其中紅島蛤蜊知名度最高。這次將膠州灣蛤蜊納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標志著青島蛤蜊品牌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城陽區海洋與漁業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此前,山東省評出的十大漁業品牌中,膠州灣蛤蜊也躋身其中。
五街道產正宗“膠蛤”
據公示內容顯示,膠州灣蛤蜊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地域保護范圍為青島市城陽區的五個街道,即紅島街道、河套街道、流亭街道、上馬街道和棘洪灘街道,共111個社區及青島市城陽區境內,大沽河河道東岸以東的部分海域。
城陽區海洋與漁業局負責膠州灣蛤蜊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開發工作。據介紹,就在上月底,市海洋與漁業局在城陽區組織召開了膠州灣蛤蜊地理標志申報產品鑒評會,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的專家對膠州灣蛤蜊的申報產品進行了評定。而早在10月底,該區就已開展地標勘界、技術標準修訂等,膠州灣蛤蜊的保護圈全部劃定。
東北蛤蜊不得再傍名
“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別的地方的蛤蜊都不能再叫膠州灣蛤蜊,一旦再傍名膠州灣蛤蜊,可根據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規定進行舉報查處。”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漁業行政執法的相關人士介紹說,以紅島蛤蜊著稱的膠州灣蛤蜊在青島享有口碑,而產自東北的蛤蜊為了能賣上好價錢,往往冒名“膠州灣蛤蜊”出售,但東北蛤蜊口感不如膠州灣蛤蜊,這讓膠州灣蛤蜊因此蒙冤。
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由于自身生長條件限制,膠州灣蛤蜊個頭較小,而東北蛤蜊個頭大,在島城的酒店,東北蛤蜊占據了主角。“吃蛤蜊,喝扎啤,這是青島人的典型生活,可外地蛤蜊一折騰,青島人吃的蛤蜊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假冒的膠州灣蛤蜊。”從事蛤蜊批發的水產經銷商劉先生說。對此,城陽區紅島蛤蜊養殖協會會長趙宗偉表示,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可加強對膠州灣蛤蜊這一地方品牌的保護,讓膠州灣蛤蜊從“李鬼”中解救出來。
“膠蛤”有望掛牌銷售
城陽區水產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擁有天然灘涂的膠州灣以盛產蛤蜊聞名,青島人都知道“紅島蛤蜊一挖一麻袋”的說法。然而由于環境惡化、過度養殖等原因,前幾年膠州灣的蛤蜊出現了越來越小、種質有所退化的現象。經過這兩年休養生息,以紅島蛤蜊為代表的膠州灣蛤蜊產業得以恢復。據介紹,截至目前,城陽區蛤蜊養殖面積達18萬畝,年產量達18萬余噸。
據了解,為保證膠州灣蛤蜊的品質,下一步膠州灣蛤蜊擬采取掛牌銷售的方式走入市場,在南山水產市場等地,城陽區將設膠州灣蛤蜊專賣點,市民到時候購買膠州灣蛤蜊,不用再擔心被東北蛤蜊給蒙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