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病原] 為鰻居線蟲。寄生在鰻鱺鰾內的鰻居線蟲有三種:球狀鰻居線蟲,粗厚鰻居線蟲和澳洲鰻居線蟲。鰻居線蟲屬卵胎生,剛產出的幼蟲僅0.2毫米-0.35毫米,身上包有一層透明的表膜,尾部細長。
[癥狀與診斷] 鰻居線蟲主要寄生于鰾腔以吸食鰻魚的血為生。感染線蟲的病鰻,攝食不良,生長受到影響。表現貧血,消瘦,體色較黑等體癥。病鰻鰾腫脹,內臟器官受壓迫,血流受阻礙,鰾組織發炎。病鰻浮大水面不易沉下,逐漸消瘦,終至死亡。嚴重感染會導致鰾壁破裂,線蟲進入腹腔,引起腹腔膜炎,導致鰻魚死亡。
[流行與危害] 鰻居線蟲病在我國臺灣、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養鰻場都有流行。本病感染率很高,大量死亡的病例一般很少。本病全年均有發生,但以6月-9月較多。
[預防與治療] (1)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可殺來幼蟲和中間宿主,有預防作用。(2)用敵百蟲(90%的晶體)以1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有較好的防治效果。(3)投喂抗菌藥物預防細菌感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