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青海農牧業信息網資訊:近日,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派技術專家赴化隆縣甘都鎮水車村舉辦了“冷水魚網箱養殖技術”培訓班,參加人員20多人。并提供了相關資料。
黃河干流自松巴峽進入化隆縣,主要流經牙什尕、群科、甘都等九個鄉鎮、73個村,流程為167公里。黃河干流化隆段已經建成5個梯級電站,現有水域面積11萬畝,這些水面是化隆縣開展淡水養魚的基礎。該縣2008年開始在黃河蘇只水庫進行冷水魚網箱養殖試驗,2009年在李家峽、公伯峽、蘇只三個水庫建設136個網箱(合5.1畝),養殖戶由原來的1戶發展到17戶。特別是甘都鎮水車灣村13戶農民集資入股80萬元,自己動手制作網箱40個進行虹鱒魚養殖,這種自發的群眾養魚的合作組織在我省還是首例。目前全縣已陸續投放虹鱒、金鱒魚種約24.5萬尾,預計明年養殖產量將達到100噸。群眾對冷水魚網箱養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由于歷史上群眾沒有養魚的習慣和經驗,特別是網箱養殖虹鱒魚的技術幾乎為零,養魚群眾迫切渴求對網箱養魚技術的掌握。我站技術人員從冷水魚網箱養殖的國內外發展概況、全省網箱養殖的形勢、網箱養殖技術、漁場管理、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認真的講解,并現場回答了養殖戶提出的疑難問題。
通過本次培訓,使養魚群眾對冷水魚網箱養魚技術有了基本了解,解決了養魚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問題,群眾比較滿意,希望經常給予培訓指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