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親體培育要結合它的生殖生理學、性腺發育規律等生物學知識科學培育。親鯢產后的冬、春季培育管理決定著翌年精卵巢能否正常發育。大鯢性腺發育規律是每年3-4月份開始發育,8-9月份性腺普遍發育成熟,在條件適當的情況下即科進入產卵、受精階段,因此從當年的9-10月份開始至翌年7-8月份即為大鯢親體繁育的重要培育階段。
一、冬季大鯢親體的培育
大鯢在產后即進入了體質最為虛弱的階段,需要補充大量營養,以迅速恢復體質,加快精卵巢退化與吸收,同時蓄積脂肪能量準備越冬,因此該階段管理應注意控制的事項:1、溫度:一般應控制在18-22℃之間,盡可能延長親體旺盛的進食周期。2、餌料:投喂時應注意①加大食料的投放量,同時豐富營養配比;②盡量避免投喂個體較大的活魚,造成這些餌魚偷食卵巢或稚鯢的損失;③在受精卵孵化階段親鯢會守在洞口,保護受精卵,一般不會主動外出覓食,因此在投食時,投放一些新鮮的死魚或餌料于洞口,保證每條親鯢都能很好并及時補充到營養;④投放的餌料中配合2%的賴氨酸和1%的多種維生素強化營養。
在11月份左右待鯢苗捕撈完后,進入冬季休眠階段,應取消一切人為的升溫措施,按自然氣溫徐徐降至0℃-10℃之間,讓其進入冬季休眠,在此階段的注意事項:1、保證正常的水流速度,0.3-0.5M/S為宜,容氧量5-6MG/L、礦化度略高;2、光照控制在300-500LX;3、水溫不得低于0℃,避免結冰等低溫災害,可用PVC水管引一股泉水,來適當提高水溫;4、投放一些鮮活的小雜魚于鯢池中,供其自由捕食。
二、春季親鯢培育
春季自然氣溫慢慢升高,親鯢逐漸加大活動量與進食量,性腺也開始發育,此階段管理的主要工作是:1、控制水溫在18-22℃,此溫度范圍是親鯢性腺發良最適宜的溫度,也是大鯢進食最旺盛的階段,可迅速增強體質,有利于抵抗夏季高溫季節易發的各種病害,同時可提早進入性腺發育過程;2、親鯢培育階段營養供給至關重要,應豐富餌料,經常調換餌料魚種類,滿足多種營養需求,在技術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在食料中添加中藥促性腺發育的有效成份;3、在大鯢培育過程中投食的“四定”原則中,繼續采用定時,在傍晚時分準時投食;定質,保證食料的重量和新鮮度;定量,一般投食量是大鯢體重的5%-6%,根據剩余餌料的情況隨機調整投放量等三定原則。去除定位即在一個固定的位置投食的原則,迫使親鯢在仿野生狀態下捕食,恢復自然生態習性;4、光照控制在300-500L之間。5、加強流水聲音,刺激性腺發育成熟,可人為制造一些20cm左右的臺階水流,還可以在大鯢的洞穴中引一根直徑1cm的軟水管外接有50cm高度的壓強水源,人為制造一個仿生態環境的(有回流水、冒泉水)的洞穴,促使大鯢性腺發育。
結語:大鯢馴繁一定要不斷掌握大鯢的生活習性,生理機理,因地制宜,不斷完善技術才能有效的加強繁殖成功率。以上管理技術是結合漢中地區群眾中一部分仿生態繁育大鯢的成功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來自:漢中市科技局大鯢資源保護與發展研究辦公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