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克服近日華北大部分地區發生的寒潮暴雪天氣給水產養殖生產和市場供應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指導漁業部門積極應對災害天氣,確保水產品市場有效供給,1月6-7日,農業部漁業局組成由局領導帶隊,局有關處和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參加的工作組,趕赴北京、天津等地的部分水產品批發市場和養殖生產基地,實地了解災情,檢查應對措施,指導有關部門做好防災減災和確保供應工作。
在北京市回龍觀、岳各莊兩個水產品批發市場和天津市漢沽區、東麗區四個遭受雪災損失較重的養殖場,工作組踏著厚厚的積雪,與商戶、養殖戶、村干部和當地漁業部門同志交談,詢問災情損失,察看受災現場,了解產品運輸及交易、價格等情況,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降雪天氣,工作組提出了具體防范指導建議。
從北京市兩個批發市場了解到的情況看,由于北京市場銷售的水產品90%來自外地,受近日強降雪影響,陸路運輸受阻,長途貨源難以及時到京,市場成交量有所下降。城北回龍觀市場3、4、5、6日成交量只有正常時間的20%、40%、50%和60%,岳各莊市場的成交量也有所下降。但由于惡劣天氣下,市民對水產品的需求也有所下降,水產品的價格未出現大的波動,總體比較平穩。為緩解寒潮暴雪天氣對水產品供應的壓力,北京市水產辦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一是密切關注市場動向和外埠貨源,及時了解產銷情況;二是及時調劑部分本地自產淡水魚和冷凍海產品,保證市場供應。各水產品批發市場也做了大量保障工作。城北回龍觀市場水產品日成交量560多噸,成交額1300萬元,占北京市淡水產品供應量的60%,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淡水產品集散地。最近幾天市場積極組織貨源,加大產品的儲備;組織人員清理市場和附近道路的積雪,保證市場交易的正常進行。岳各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積極聯系北京及周邊地區的貨源供應,沒有出現脫銷斷貨現象。
從天津市四個養殖生產單位了解的情況看,此次寒潮暴雪天氣對天津市水產養殖生產影響較大。一些區縣養殖溫室大棚垮塌,養殖魚類特別是羅非魚等不耐低溫的品種大量死亡。初步統計,此次天津市受災養殖大棚面積75366平米,約占全市養殖大棚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其中,工作組現場察看的漢沽區茶淀鎮橋沽養殖場、大田鎮蘆前村和蘆中村受災最為嚴重,受災養殖大棚面積分別為13340、30682、21344平米,約占全市受災面積的87%。據了解,災前,天津市各級漁業部門已提前做了許多準備,但由于降雪量為歷史罕見,因此仍出現不少設施受損情況,造成部分養殖漁農民生產生活困難。為此,最近幾天,漁業部門及水產技術推廣單位的同志都下到基層,幫助指導修復設施,開展自救和恢復生產,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
鑒于寒潮暴雪天氣還將延續一段時間,而且近日還將有新一輪降雪天氣,因此農業部漁業局領導對下一步應對災害天氣、確保市場供應提出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防止水產養殖災情加重。一方面,盡快組織開展自救,修復受損養殖設施、及時補充供熱和轉移受災大棚的魚類,盡量減少損失;另一方面,要做好生產設施的加固和物資準備,進行死魚無害化處理,要下派科技人員加強病害防治和科學用藥指導。從長遠看,要吸取教訓,制定水產養殖溫室大棚等設施建設標準和規范,深入研究水產養殖防御極端災害天氣的技術措施。
二是各水產批發市場要千方百計組織貨源,保障水產品市場供應,必要時中國水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組織調劑貨源,以提供保障,防止出現脫銷斷檔以及價格大起大落現象。
三是在寒潮暴雪天氣情況下,同樣不能放松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產地產品生產的指導和要求,各批發市場要按制度規定進行必要的檢測和監管,保證市民能夠吃到放心魚。
同時希望市場信息員隨時掌握交易和價格變化情況,及時報告信息。要充分發揮水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在應對極端災害天氣時監測、預警和分析預測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