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外媒體報道稱,羅非魚被譽為“海中雞肉”,全球每年羅非魚捕獲量為300萬噸,價值50億美元。
在美國,羅非魚位居家庭水產品消費前五名,由于羅非魚切片肉勁道、白細、味道溫和,被譽為“海中雞肉”,且成為家庭和餐廳熱捧的水產品。
羅非魚源于非洲地區,大部分羅非魚在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進行養殖,同時埃及和美國也生產羅非魚產品。
盡管羅非魚的聲望越來越高,但是飼料等價格卻不斷上漲,而且支付給養殖者的費用仍然保持不變,這種趨勢比較令人擔憂。相比之下,太平洋地區的羅非魚產量是微不足道的,2007年,該地區的捕撈量僅為300噸,其中大部分來自斐濟。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數據表明,目前大約有2萬個漁業戶每年的水產品生產量在1萬噸左右。而此前巴新羅非魚稀缺。在太平洋地區主要的羅非魚品種為莫桑比克羅非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