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香魚的生物學特性。香魚又稱海胎魚、油香魚、細鱗魚、瓜魚、平魚、八月香、肥魚等,在日本又叫鲇,屬鮭形目,香魚種,是一種一年生小型珍稀經濟魚類,所以又有“年魚”之說,在國際市場上有“淡水魚之王”的美稱。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南部至鹿兒島,朝鮮沿海及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及臺灣的某些入海溪河中。
香魚體細長而側高,頭小而吻尖,牙寬,截形。成魚個體一般體長約20厘米,重80~100克。因地域差異,各地的自然個體亦有差異。大型個體可達30厘米,400~500克。香魚全身披小而圓滑的鱗,鰓蓋后方有一卵形橙色的斑紋,眼中等大,側上面無脂眼瞼,鼻孔每側2個,近于眼緣,前孔較小而后孔稍大,口大且狹長,上頜骨后緣延至眼下方,下頜骨前端左右各有一突起,背鰭無硬棘,尾鰭叉狀,胸鰭較短。
香魚的體色隨環境而變化,通常為黑色或黃褐色,腹部兩側銀白色,各鰭末端淡黃色,胸鰭上方有一黃色斑狀。生殖季節雄魚臀鰭呈橙黃色,背部和各鰭上有“追星”出現。因其在背脊上有一條充滿香脂的腔道,能發出陣陣香味而得名。
香魚為濾食性魚類,喜歡棲于巖石或砂礫底質、水質清澈的入海溪河中,是冷水型魚類中較喜高溫(10~27℃)的種類,有陸封型和洄游型兩種類型。在自然環境中,幼魚主要食浮游動物,成魚主要食藍藻和硅藻,也食水中昆蟲。
香魚為秋季進行繁殖產卵的魚類。幼魚春季在湖河中、上游索餌成長。秋季再回到接近河口處產卵。受精卵孵化后,仔魚入海越冬,次年再溯河成長。香魚亦可終生在淡水中生活,沿入湖江河洄游。其卵有粘性,產卵量在1萬~10萬粒,最高可達13萬粒左右,但一般產卵量在2萬粒至3萬粒之間。產卵水溫19~14℃。產卵后不久親魚基本全部死亡。香魚產卵的時間,總的趨勢是南晚北早。在日本產卵盛期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遼寧產卵盛期為8月下旬至9月下旬,浙江為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
(二)營養價值。香魚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有很好的滋補作用,食用價值高,肉質細嫩多脂,香氣橫溢,味道鮮美。可以紅燒、清燉、油炸、熏焙魚干等。魚干又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如浙江的火焙香魚干、日本的鹽漬烤香魚都是倍受消費者歡迎的美味佳肴。
(三)飼料營養指標。香魚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主要食動物性飼料,在國外,特別是日本有香魚專用飼料。具體要求是:營養全面,吸水率高,硬度低,沉降速度慢,粘性好,不易散失。
目前國內還缺乏香魚專用飼料,可以根據各地的貨源供應情況配比混合而成。要求蛋白質含量在40%以上,以動物性蛋白為主,一般可以用蠶蛹粉、蝦糠、魚粉等動物性飼料為主,搭配其他輔助原料配比而成,也能滿足香魚生長對飼料的需求。
(四)香魚的主要養殖技術。
1.建場。要養好香魚,建場很重要。養殖場要建在排灌方便、靠近水源的地方,要求水質清澈、無污染、有流水或微流水。也可利用地下水。
2.養殖池面積。養殖池面積一般在100~300平方米(也可利用養鰻池),用磚等砌成,要求質量好、無滲漏、內側圓形,池底要求向中間略有傾斜,便于污物集中至排污處附近排出。水深60~90厘米。
如果利用土池養殖,池塘面積一般為2000~3335平方米,水深60~90厘米,有流水或微流水最好,放苗前要認真進行清塘消毒工作,殺滅敵害生物和野雜魚等,確保養殖成功。
3.放養密度。香魚為小型經濟魚類,養至70克即可開始銷售。所以一般放養密度為每0.067公頃8萬尾左右,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水質和飼養管理水平而作適當調整。為防止病害發生,放苗前進行藥浴消毒,藥物用抗生素,用量為水量的五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
4.溫度。香魚的養殖水溫為15~25℃,最適水溫為18~23℃。在適宜溫度范圍內,生長速度與水溫成正比,要充分利用夏秋有利的光溫條件,加速養成。高于28℃或低于10℃對香魚生長均有不良影響。同時幼苗階段要防止急劇的水溫變化,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其越冬的下限溫度為2~3℃。
5.投飼。這是香魚養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要根據水質、水溫、香魚的活動體態等靈活掌握、適當調整。在適宜生長季節里,飼料一定要投足,確保香魚吃飽、吃好,使其健康生長,提高出成率。剛入池的幼魚,一般每天投喂4~5次;以后逐步減少,最終保持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飼量一般為魚體重的10%~20%,不同生長階段略有變化。投飼時要觀察魚的攝食情況而作出調整。總之,投飼要做到定時適量。投喂過量既浪費飼料、污染水質,又可能誘發某些疾病,影響生長,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死亡等;也要防止投喂不足而使香魚吃不飽,增加尾苗,影響生長和出成率,甚至可能會出現互相殘殺的惡果,必須高度重視。
6.選別。香魚養殖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個體差異。因此,有條件要及時進行選別,按大小不同分池放養,確保生長一致。
7.水質管理。這是飼養管理中又一非常重要的環節,水質一定要好,透明度適宜,以滿足香魚生長對水質的要求,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水質指標。
(1)pH值。pH值應控制在6.8~7.8。pH值的過高或過低,均對香魚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2)氨態氮。香魚對氨態氮的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氨態氮低,生長速度快,水質也較好。pH值在7.5~7.8,氨態氮在2×10-6以上時,影響生長速度。pH值在8時,氨在48小時對香魚的半致死濃度約為1.18×10-6,因此,要防止香魚受氨的毒害。
(3)亞硝酸氮。亞硝酸氮在48小時對香魚的半致死濃度約為2.8×10-6,其安全的養殖濃度應在0.3×10-6以下,所以,在確保香魚正常生長的條件下,應盡量降低亞硝酸氮的濃度。
(4)溶解氧。溶解氧較高,說明水質相對較好。而適宜香魚生長的溶解氧應在40%以上,低于這個指標,往往會使香魚攝食量減少,飼料利用率降低;如果低于20%,還可能會出現死亡。
總之,影響水質的因素很多,除水質本身的內在因素外,香魚的排泄物、飼料散失等均會影響水質。因此,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五)香魚的病蟲害及防治技術。
香魚是比較容易養殖的品種,病蟲害也很少發生,但若管理不當,也會發病。主要病害有孤菌病、三代蟲病、細菌性鰓病、冷水病和假單胞菌病。現將冷水病和假單胞菌病分述如下:
1.冷水病。其主要病癥為鰓、各臟器貧血,鰓蓋下部出血,體側會出現空洞。其發病適溫約25℃,進行細菌分離,能分離出黃色長桿菌。預防方法是對養殖池及養殖器具進行徹底消毒,防止病菌帶入;注意放養密度、防止過量投飼及避免亂投藥等。
2.假單孢菌病。這種病是由革蘭氏陰性單桿假單孢菌感染引起,一般約在入池30天左右發病癥狀是混有血液的腹水貯溜,鰓輕度貧血,有的內臟點狀出血和肛門出血。投飼過量容易誘發該病。主要通過避免過量投飼和過度用藥來提高生物體的防御機能,并要注意改善水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