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飼結合培育大規格冬片魚種技術 黃有生
近年來,市場上的大規格魚種不僅價格好,且屢屢脫銷。為了順應市場形勢,我所科研人員從2005年初起便在江西省鄱陽縣
古南水產科技示范基地進行了5年的草飼結合培育大規格冬片魚種技術的研究與實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養殖模式,取
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這套養殖模式概述如下,以供參考。
一、放養池塘
基地位于鄱陽縣古南昔塘湖村委會,共有6口魚池,每口約20畝,平均蓄水深度1.8米,底質平坦,池埂堅固,且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
二、池底種草
每年3月下旬,將池水排干后,立即將小米草籽均勻撒在池底,每畝用量為O.5-1千克。一星期后,查看草籽出芽情況,如少
量地方沒有長出,可適量補種。種草后,應保持池底潮濕,不能干裂,更不能水淹小草,約20天后可施肥一次,全池潑灑尿素,每畝2—2.5千克。約2個月左右,小米草可長至1.6米左右,此時即可蓄水浸沒小草。
三、苗種放養
1.蓄水:5月下旬,當小米草長至1.6米左右時,可一次性放水,浸沒小草,特別注意要一次性浸沒,不然小草會隨水瘋長,到時就有可能浸沒不了小草,也就達不到淹草肥水的效果。
2.清塘:清塘采用帶水清塘,當水浸沒小米草后,即可實施清塘。清塘藥物使用甲氰菊脂,每米每畝lOOmg,溶于水后全池均勻潑灑。
3.苗種放養:清塘后約10天后,就可以放養苗種,此時清塘藥物藥性已過,小米草也已基本腐爛,水質變肥,水體呈淺褐色。放養的品種有花白鰱、草、鳊、青魚,采用草魚、白鰱,草魚、花鰱并適當搭配鳊魚、青魚的放養模式。草魚搭配白鰱混養池2口,草魚搭配花鰱混養池4口。放養魚苗時,應注意每口池的各種魚苗應一次性同時放足且規格要整齊。具體苗種投放情況見表一:
表一 苗種投放情況
四、飼養管理
1.清塘后,每口魚池配備3kW葉輪式增氧機各2臺,同時各安裝投餌機一臺。
2.在夏花下塘后,密切注意魚苗的活動情況,因剛下塘時,水質較肥,應注意魚苗泛塘,特別是天氣悶時應及時開增氧機增氧。
3.魚苗下塘約半個月后,魚苗長至2.5厘米長,此時各種魚類的食性已逐步分化,同時池中天然餌料減少,此時應在餌料機附近投喂少量粉料(夏花料)引誘吃食性魚類集中吃食;約10天后,大部分吃食性魚類已集中在餌料機附近,改用餌料機投喂破碎料;半個月后,隨著魚苗的長大和吃食性魚類更集中,改投直徑2.0毫米的顆粒料;9月初可改投3.0毫米的顆粒料。
4.飼料的投喂應堅持“四定”原則,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每天投喂總量為魚體重的3%-5%,且隨著魚苗的長大逐步增加
五、日常管理
1.堅持每天早、晚巡塘,察看魚類吃食及活動情況,做好記錄。
2.及時清除池塘邊的雜草,以免影響魚
類集中吃食。
3.根據天氣、魚類吃食及活動情況,掌握好增氧機的使用,在魚病高發季節,堅持每天早上及睛天中午各開機一小時。
六、魚病防治
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魚病流行的7、8、9月,每半月潑撒生石灰一次,每畝用量為15—20千克,8.9月份每半月各投藥餌一個療程(以防草魚“三病”藥物拌飼料投喂),如發現病魚,應立即查看病因,立即對癥用藥,如出現死亡,及時把死魚打撈深埋。
七、魚種起捕
到冬至后,可適度放水,使池水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太深不易起捕,太淺會凍傷魚種。起捕隨即并池,把同種魚類囤積在一起,根據市場需求可陸續出售。
八、效益分析
1.支出:總支出313539元,詳見表二。
2.收入:總收入433515元,詳見表三。
3、利潤=總收入一總支出
=433515—313539=119976元
投入產出比1:1.38
九、討論
1.采用種草肥水養魚,不僅減少了因大量使用化肥而對水質的污染,符合當前倡導的無害化漁業的理念,同時由于小米草在水中腐爛的時間長,水中的肥度較持久,為魚苗前期的生長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2.中后期由于大量的使用顆粒飼料,水體一直保持較高的肥度,所以在養殖開始采用草魚、白鰱和草魚、花鰱的混養模式不僅能充分利用水體的有效成分,同時防止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為草魚的生長提供了良好
的生態環境。
表二:支出情況
表三支出情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