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冰導致山東漁業直接損失過10億元
19日,記者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此次海冰災害,山東省漁業遭受重創,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因海冰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5575萬元。
其中,濱州地區受災最重。據不完全統計,濱州直接經濟損失46958萬元,威海直接經濟損失21850萬元,煙臺直接經濟損失16649萬元,青島損失12448萬元,濰坊損失7210萬元,日照損失280萬元,東營損失180萬元。
據悉,全省有16處漁港遭冰封,受困漁船3949艘,其中損壞14艘;受損海水養殖面積125464公頃,損失水產品100873噸,其中淺海灘涂貝類冰封9萬公頃,灘涂蝦池養殖冰封5000公頃,淺海筏式養殖扇貝冰封500公頃,海水養殖大棚受損100多個。
專家支招應對海冰
針對海冰災害對山東省漁業造成的嚴重影響,專家支招:漁民應及時破冰或打孔增氧,防止水產品缺氧而死,破冰面積大概是冰封面積的10%。同時,要對養殖大棚、工廠化養殖設施、海上網箱、筏架等進行加固,科學設置攔截浮冰設施,確保養殖設施安全。
山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李魯晶說,大面積冰封對水產養殖危害很大,尤其是灘涂貝類,易造成缺氧,且長時間低溫貝類會被凍死,但對于灘涂養殖,人力減少冰災的難度較大。減災工作的重點是池塘養殖,“要盡可能破冰,可在池塘冰面選幾個點,破冰面積大概是冰封面積的10%。”
李魯晶說,漁民應科學設置攔截浮冰的設施,確保養殖設施的安全。因為扇貝、海帶等水產品,是掛在筏架上浮在海中的,現在筏架被凍住,天氣一旦回暖,海面可能會形成流凌,沖擊養殖筏架。
“此外,還要進行工廠養殖大棚、堤壩等的加固,防止大棚等設施坍塌,加強供熱能源的儲備,增強供熱能力,保障正常供熱,確保養殖品種安全越冬。”李魯晶說。
據悉,目前省海洋漁業廳已成立防范海冰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分別由三位廳長帶隊四個檢查組,趕赴煙臺、濰坊、東營、濱州等重災區,指導災區防冰減災工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