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常用催產劑效果比較與混合使用技術
發布時間:2010/2/2 8:10:14 來源:漁業致富指南 編輯:呂曉峰
我來說兩句(2)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幾種催產劑的效果比較
1、魚腦垂體(PG):對各種家魚均有良好的催產效果,效應時間短而穩定,特別是對早期親魚或成熟度較差的親魚,效果優于其他幾種藥物。短處是如若使用不當,時常會引起難產,且來源較為困難。
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對鰱魚特別敏感,花鰱次之,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使用效果強于垂體。短處是對草魚的催產效果一般不夠理想,若用量多了還有副作用。
3、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對草魚的催產效果特別好,優于垂體,花鰱次之,該藥使用劑量小,來源容易,超量使用,一般不會產生副作用。短處是對鰱、青魚等的催產效果不如垂體和激素。敏感性較差,效應時間往往延長。
二、催產劑的混合使用技術
目前在家魚中除催產草魚常采用垂體或LRH—A外,其它魚類多用兩種催產劑配合使用。這樣不僅能相互取長補短,而且能獲得更加穩定的催產效果。配合使用催產劑多采用兩次注射,因小劑量的LRH—A對促進各種魚類卵子的進一步成熟有良好的作用,效果較垂體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好,所以LRH—A通常單獨用作第一次注射的催產劑,第二針才配合使用。對花鰱、白鰱、青魚等魚而言,其催產技術如下:
1、花鰱、白鰱魚:第一針每公斤雌魚注射LRH—A0.2—0.4微克,針距7—10小時,第二針每公斤雌魚注射LRH—A1—2微克加500—800國際單位HCG或者1-1.5毫克的魚腦垂體,雄魚采用一次注射,與雌魚注射第
二針同步,劑量為雌魚的二分之一。
2、青魚:第一針每公斤雌魚注射LRH—A0.2—0.5微克,針距8—12小時,第二針每公斤雌魚注射LRH—A1.5—2.5微克加垂體3-5毫克或者HCG800—1300國際單位,雄魚注射劑量與方法同上。
三、劑量的靈活掌握原則
要做到經濟有效地使用催產劑量,還必須根據親魚的成熟情況、環境條件等靈活掌握、靈活增減,一般繁殖初期劑量可適當偏高,中期采用常規劑量,晚期采用中、低劑量,另外水溫偏低或親魚成熟度較差時,劑量可稍高。反之,應適當降低劑量,初產魚采用低劑量,經產魚采用中、高劑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評論列表 |
|
|
亮亮 2011/2/26 22:02:41 |
|
你那種催產劑能不能用來注射泥鰍呢? |
亮亮 2011/2/26 21:59:55 |
|
你這種催產劑能不能用來注射泥鰍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