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輪增氧機對池塘養殖的貢獻分析
發布時間:2010/2/11 8:18:47 來源:漁業致富指南 編輯:呂曉峰
我來說兩句(0)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已逐步向高密
度、集約化方向發展,養殖總產量逐年上升。
這與水產養殖業逐步實現機械化,特別是葉
輪增氧機的全面推廣和應用是密不可分
的。如今,葉輪增氧機在集約化養殖中正扮
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被漁民譽為“增產
機”。可以說,葉輪增氧機已成為全國推廣
最廣、數量最多的漁業機械,是池塘養魚高
產地區家喻戶曉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養
魚機械,開創了中國池塘養魚高產新紀元。
一、葉輪增氧機的研制背景
中國池塘養魚一直是淡水漁業的支柱
產業,發展歷史3200年,但池塘是“一潭死
水”,人力無法控制,幾千年來一直處于靠天
吃飯的低產水平,畝產一般僅100—200千
克,總產也徘徊不前。建國以后,60年代推
廣排灌機械,單產最高達到400—500千克。
但想要再增產就很困難。單產、總產不能提
高的瓶頸到底是什么呢?是池塘水體缺
氧。常規增氧設備經過多次試驗不能有效
解決高產浮頭缺氧而成片死魚的難題,缺氧
成為池塘養魚高產的限制因子。為了養殖
業的更好發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
械所于1972年研制成功葉輪式增氧機,終
于解決了制約池塘高產的瓶頸問題。
二、葉輪增氧機的池塘高產功能
一次效應:增氧動力效率高,每千瓦
小時可達1.8千克以上。
提水可以提升底層水與表層水進行
交換,起到向下層增氧的效果,增氧深度3
米。適用于中國高產深水魚池。
曝氣池水中的氨、硫化氫、甲烷、一氧
化碳等有害氣體均能被曝除
二次效應:一次效應帶來二次效應,可
迅速解除魚蝦缺氧浮頭、打破池水分層、提
高池塘初級生產力、提高放養密度、提高產
量、降低飼料系數、抑制藍藻“水華”、凈化水
體、降低COD和BOD、水底去氮固磷、冬季
破冰等,一機多用,
深受漁民歡迎
三次效應:由于
葉輪增氧機提供池
水高溶氧,改善了水環境,為生物學池塘高
產技術運用提供了可行性,起到保駕護航的
作用。葉輪增氧機與納米材料、“人造水
藻”、有益微生物四者結合,可以實現池塘養
魚污水原位治理,基本達到零排放。
三、葉輪增氧機的推廣應用
葉輪增氧機自1974年在無錫市郊區試
驗,池塘畝產超千斤,名聲大振,三年后全區
池塘畝產全面超千斤,最高畝產達2.5噸,全
國在無錫多次召開池塘高產現場會。據報
道:葉輪增氧機能提高池塘初級生產力
2.7-3.7倍,鰱鳙也能因此增產。70年代后
期開始逐步向全國推廣,從此葉輪增氧機進
入池塘高產機的角色,被漁民所認可。
30多年來,葉輪增氧機在國內外已推廣
了數百萬臺,平均每年生產15萬臺,占全國
九大類增氧機年總量的80%。據統計年鑒,
2005年國內推廣應用增氧機多的省(市),池
塘養魚單產全省平均超千斤的就有8個。
葉輪增氧機對推動我國池塘高產、再高產,
從而推動擴大養殖面積、提高總產起到了不
可替代的作用。
2009年,國家正式出臺增氧機列入農機
補貼系列,對加快以增氧機為主的池塘養魚
機械化推廣進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水
產養殖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四、時輪增氧機的應用效果
自從葉輪增氧機應用于淡水池塘養殖.
單產先后突破千斤、雙千斤,因效益大大超
過農田而刺激了池塘養殖面積逐年擴大和
總產不斷提高,促使我國淡水漁業進入了良
性發展階段。因此,可以認為葉輪增氧機開
創了中國池塘養魚高產新紀元。由于池塘
平均畝產0.5噸,與高產2.5噸,尚有4倍之
差,上升空間還很大,可以說未來葉輪增氧
機的技改和應用空間肯定很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