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做生意就是一場博弈。有時,生意人要跟市場博弈,有時還要和天氣搏一把。眼看著春節長假就要接近尾聲,在農都做螃蟹批發生意的毛老板承認,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黃金周中,關于“囤蟹”這局棋,今年他是輸定了。
昨天,3兩的公蟹,批發價跌至60元/公斤左右,比年初一便宜了10元/公斤,4兩的公蟹身價跌得更厲害,從150元/公斤跌到了110元/公斤。毛老板的心情跌至谷底,這樣的價格,跟他年前囤蟹收進的價格基本相當,除去死傷和其他暫養成本,如果行情一直這樣低迷的話,他至少要虧上數十萬元。
但在年初一和年初二那兩天,毛老板的心情還像坐過山車一樣,居于興奮的頂點。當時的一場大雪把外地湖蟹“封”在了外面,螃蟹行情看好。而他的蟹正好囤養在杭城郊區,在運輸上占據了大量的優勢。毛老板竊喜,以為可以大賺一票,把暫養池里大批大批的湖蟹發往市場,結果卻發現,這兩天天氣好轉了,同行們都跟他一樣,各顯神通,全都備了大量貨源。市場上的螃蟹供大于求,價格迅速下跌。
跟螃蟹一樣走下跌行情的還有鱖魚,大的鱖魚從70元/公斤跌至65元/公斤,小的鱖魚還要便宜,從62元/公斤降至52元/公斤。原因同樣在于節日效應已過,市場上鱖魚的需求量明顯縮水,但供應不減,價格只有一路下跌。
不過,由于像三門等沿海一帶天氣仍然寒冷,冰封水域較多,像蟶子之類的供應仍然不足,它的價格依然堅挺,還要40元/公斤,跟年前的高峰基本持平。
河蝦比蟶子還“牛”,從高峰期的120元/公斤漲到了130元/公斤。因為,本地河蝦越來越少,目前市場上的河蝦基本來自外地,而且是空運而來的,運輸成本上漲導致價格上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