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精養技術現狀及變革措施
發布時間:2010/2/21 8:50:23 來源:水產前沿 編輯:呂曉峰
我來說兩句(0)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福建鰻魚精養技術現狀分析
福建省以精養池養鰻為主,其優勢在于:(1)精養技術成熟,在調溫、開口、投料、分選、防治病蟲害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2)生產效率高,精養池養殖在白仔階段密度達600尾/m2,黑仔階段約3kg/m2,成鰻養殖密度高達20kg/m2,是土池養殖放養密度的10倍以上,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3)生產條件容易控制,溫度、照度、水質、溶氧,以及天氣等物理條件容易控制,受外界影響小,有利于反季節生產。
鰻魚精養技術是二十多年前從日本引進的技術,沿用至今,雖有一些改進,但其自身固有的技術缺陷難以改變:(1)養殖設施的缺陷,主要是溫棚建在池埂頂部,僅僅給養殖池戴上一頂“帽子”,散熱面積大,保溫效果差,養殖水體加溫采用蒸汽或添加熱水的辦法,熱量損耗大,恒溫效果差;(2)養殖用水量大,由于水體小,水質容易壞,主要依靠換水來維持水質,據統計,精養池的日換水量高達一倍至數倍,造成水資源和能源的極大浪費;(3)病害發生頻繁,養殖水體環境快速變化導致鰻魚體質減弱,病蟲害較多,不得不經常對水體進行消毒,甚至在投喂飼料中添加一些藥物來防治病害,導致鰻魚存在藥物殘留超標的風險;(4)養殖水溫不穩定,大量換水使加溫和恒溫難度加大,養殖水溫偏高或偏低,導致鰻魚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減弱,造成飼料轉化率低,鰻魚生長緩慢,養殖周期長、生產成本高。
二、鰻魚精養的變革措施
1、減少換水
盡可能地減少換水量,是實現鰻魚健康養殖的重要措施,它有以下優點:
(1)可大量節省水電費,降低養殖生產成本。按現有一個鰻場年產100噸成鰻計算,日耗水量平均6千噸,年約耗水219萬噸,按抽水電費0.073元/噸水計,年需耗用電費16萬元。如一個鰻場能比現在節水70%,則可降低養殖成本2.5%以上,每噸鰻成本節約1100元。(2)為提高養殖水溫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大大降低加溫成本。據估算,減少換水量70%,可以節約燃煤費75-80%,則可降低養殖成本4%以上,每噸鰻節約成本約1800元。(3)可以在春、秋和冬季相對提高水溫,有利于飼料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飼料效率,從而縮短養殖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2、健康養殖
防止濫用水體消毒劑及各種口服藥物,是提高鰻魚成活率,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措施,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用藥的危害:
(1)頻繁用藥會使鰻魚病原體產生抗藥性,逐漸降低了藥效并使用藥成本逐漸增加;(2)凡藥物都有“雙刃劍”的特性,“既能殺蟲,也會殺魚”,用藥劑量稍大便造成鰻魚應激,增加死亡率;(3)口服藥物添加于飼料中進行投喂,極難保障鰻魚攝入到適量的藥物,容易引起某一些健康的鰻魚攝入過量藥物而中毒,而另一些體弱的鰻魚攝入的藥量過少而達不到治療效果;(4)濫用藥物會增加無效的養殖成本,特別是一些所謂“保健、增強免疫”藥物,其成本高,作用值得懷疑。
我們主張走健康養殖之路,在養殖過程中盡量少換水,培養健康而良性循環的養殖水體,培養水體中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分解性微生物,保持生態平衡,利用“生物防治”的原理來抑制細菌病、寄生蟲病的爆發(如一些浮游動物像枝角類和橈足類,可通過攝食某些寄生蟲幼體而抑制其爆發),并有效消除水體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實現在較高養殖密度條件下水體的自凈能力和天然防病抗病能力。初步的試驗表明,通過生態養殖技術,可大大減少用藥成本、提高鰻魚成活率、促進生長,每噸鰻成本節約2000-4000元。
3、控溫養殖
傳統的精養模式在養殖過程中大量換水,溫棚保溫效果差,造成養殖水溫變化無常,鰻魚飼料轉化效率普遍偏低(一般都低于60%),這是目前鰻魚精養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少換水使加溫保溫成為可能,通過控制養殖水溫,使之相對恒定,可提高飼料效率,縮短養殖周期,實現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以歐鰻為例,若養殖水溫平均提高4℃,則飼料效率提高15%完全可能(已經過實驗驗證),可降低養殖成本4%以上,每噸鰻成本可節約2千元左右。
4、改善增氧條件
傳統的水車式增氧存在魚池底部、局部缺氧或秋冬季節缺氧等問題,陰天、凌晨時也存在時段性缺氧問題。通過改善人工增氧條件,可大大提高水體中溶解氧含量,提高鰻魚養殖密度,改善攝食率和減少死亡率。人工增氧的技術比較多,對于鰻魚精養,可以考慮以下途徑:一是采用普通曝氣管或微孔管增氧技術,通過空氣泵供氣,曝氣管遍布于池底,包括餌料筐下,不留死角,可實現水體均衡增氧;二是在現有水車式增氧機的基礎上,在陰天、夜間特別是凌晨,或在投餌時,通過氣泵增氧機或制氧機及時補給養殖水體中溶解氧。
綜上所述,通過減少換水保持水體微生態平衡,實現生物防治減少用藥,適當提高養殖水溫提高飼料效率,改善增氧技術防止缺氧等,可有效提高鰻魚健康養殖水平,保障鰻魚產品質量安全,縮短養殖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經試驗歸納分析,這些綜合措施可降低噸鰻成本近1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