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早報訊 過春節,飯桌上少不了大魚大肉。不少精明的馬大嫂發現,今年春節的海鮮身價比平時明顯上漲。
昨天,記者到杭州農都水產批發市場打探了一番,發現春節期間的海鮮類產品,比平時要貴10%—20%不等。有的身價甚至比去年春節漲了40%多。
據了解,這和春節期間海鮮產品需求量大,以及前段時間渤海和黃海北部嚴重海冰有關。春節期間,有約2000公斤的海鮮產品通過杭州蕭山機場“增援”北方和南方城市。
最俏的海鮮
比去年春節貴40%
昨天上午,杭州農都水產批發市場,各攤位前擺滿了花樣繁多的海產品。幾輛大貨車停在外邊,工人忙著把車廂里邊的魚和蝦,一點一點往外搬。
“今年春節期間的海鮮明顯要比去年貴不少。”杭州群島海產品商行老板楊堅忠說,比方說鯧魚,半斤重的是26元/斤,去年只有18元/斤,一斤重的50元/斤左右,去年才43元/斤。10斤一箱的帶魚從去年50元/斤,漲到了60元/斤。還有銀鱈魚,從去年的60元/斤,漲到了70元/斤。
“這只是批發價,零售價的話,還要再加5元左右吧。”楊堅忠說。
振華水產行打出了“大連鮑魚”的招牌。“海鮮漲得比較多。”負責零售的蔡女士說,大連鮑魚,春節前一兩個星期就從平時的60—70元/斤,漲到了80—90元/斤。
杭州市貿易局曾經做過調查,早在春節前一個星期,高端鮮活水產價格上漲明顯。如來自大連、北海一帶海域的大連鮑,每斤的批發價漲了20%多;廣州的基圍蝦每斤的批發價攀上了100元,比往年足足貴了30元;舟山、象山等地的帶魚、鯧魚、墨魚、海鰻等海產品,價格也有20%的漲幅。
浙江海鮮
“飛援”南北城市 在和海鮮老板閑聊時,記者遇上了叢師傅。叢師傅和同伴剛剛開了17個小時的車,從山東威海運了一大車鮮魚過來。“前段時間,山東渤海灣的近海遭遇了近30年以來最嚴重凍冰,海鮮養殖戶們損失慘重,可能要政府補助才能渡過難關吧。”叢師傅說,這樣一來,各類活海鮮供應驟減,全國各地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價格。
“因為春節期間,海鮮的銷量本來就好,北方的海產品少了,大家都從舟山等地進貨。海鮮的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啊。”楊堅忠分析說。
北方海鮮驟減,現在海鮮市場商戶大多選擇從南方進貨,以保證市場供應的充足。
昨天,記者專門查詢了杭州蕭山機場貨運方面的情況。從2月13日大年三十到昨天,2月16日、17日、18日,分別有219公斤、712公斤和636公斤海鮮運去了海口;2月19日,有343公斤海鮮產品運去了長春。
海南的海口也需要從浙江運海鮮?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有可能是北方海鮮緊缺,大量從南方進貨后的連鎖反應。這也就意味著,專程去海南旅游品嘗海鮮的浙江游客,很有可能吃的就是浙江本地的海鮮。
“不過,隨著春節長假的過去,海鮮產品需求量的減少,海鮮產品的價格肯定會有一個回落的過程。”振華水產行的老板李武分析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