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平湖市當湖街道通界社區和曹橋街道曹橋社區的漁民們臉上都掛著喜悅的笑容,這兩個社區的“漁民上岸”安置建房工程陸續竣工,200多戶漁民世代居住在船上的漂流生活即將結束。
2009年初,平湖市將“漁民上岸”安置建房工程建設列為當年政府實事項目之一。該市當湖街道、曹橋街道及早建立了漁民建房協調小組,負責宣傳解釋有關政策,并明確了相關補助政策,國土資源、建設規劃等部門免收相關規費。該市海洋漁業局執法大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征求漁民意見的基礎上,按照統一政策,“漁民上岸”安置建房工程采用政府貼補一點、漁民集資一點的建房方法,設置60平方米、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3種不同戶型,每平方米售價遠遠低于目前市場價。
為了讓漁民早日上岸實現安居,平湖市當湖街道、曹橋街道通過招標選擇建筑資質好的建筑單位,最大限度加快項目建設。除了已經竣工的當湖街道漁民安置房工程,投資30萬元的曹橋街道“漁民上岸”安置建房工程自去年7月啟動以來,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全街道共有漁民66戶,除少數漁民已自行上岸居住外,大多數漁民仍然以船為家,過著飄搖的水上生活。”曹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袁利強說,“漁民上岸”安置建房工程總建筑面積6924平方米,共推出了60套房源,滿足了大多數漁民的需求。
棄船上岸,擁有屬于自己的住房是漁民們的共同心愿,52歲的漁民沈根扣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住在20多平方米的小船上已經28年了,前幾年船上還沒有通自來水,做飯喝水只能用河里的水。每年臺風季節,就是一家人最揪心的日子,2007年的臺風甚至掀掉了自家的船頂。想到自己能夠上岸生活,還會和城里人一樣住上小區,漁民們的臉上都難掩興奮。
平湖市這兩個漁民安置小區今后將實行封閉式管理,小區內綠化、健身設施等一應俱全。由于安置房可以辦理“兩證”,房子以后就是屬于漁民自己的資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